主题词: 国家药局 麦乐鸡 检测结果

【21世纪经济报道】国家药局称将第一时间通报麦乐鸡检测结果

2010-07-09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提示:对于越演越烈的麦乐鸡添加剂问题,麦当劳仍在等待“官方说法”。

对于越演越烈的麦乐鸡添加剂问题,麦当劳仍在等待“官方说法”。

   7月8日,在发给本报的一份声明中,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仅称,其对产品“充满信心”,“愿意并正积极配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对麦乐鸡相关产品进行检 视频:麦当劳称麦乐鸡添加剂含量符合标准测。”两天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专家会,就麦当劳“麦乐鸡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论证,并正对相关产品进行检测。

  当天下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对本报记者表示:“麦乐鸡相关产品的检测工作还在进行,本周内尚不能有结果。但检测结果一旦出来,将会在第一时间对外通报。”

  麦当劳沉默

  对于引发事端的两种添加剂,麦当劳中国公司一位内部人士表示,由于国家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没有出来,目前他们无法提供该两种添加剂的采购渠道、使用限量等更详细的信息。

  这位人士仅称,目前,该公司超过95%的原料是在中国集中采购的,采购和使用都有统一、规范、行之有效数十年的内控标准。

  此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专家听证会上明确表示,根据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和2007年8月7日国家卫生部第15号公告,“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以在食用油脂和肉制品工艺中使用。其中,在食用油脂中的最大使用量为10mg/kg,在肉制品工艺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2g/kg。“特丁基对苯二酚”可以在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及油炸食品中使用,最大使用量为0.2g/kg。

  虽然,上述两种物质存在于很多日常食品中,但问题是,麦当劳使用的添加剂是否合格?用量是否在标准之内?

  失控的添加剂

  而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监管,仍存在巨大的漏洞。

  7月8日,本报记者以食品企业的名义致电广州一家化工企业。据其网站介绍,这家成立于2004年的企业,主要生产特丁基对苯二酚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

  对于记者提出的“购买特丁基对苯二酚”的意向,该公司负责销售的一位人士非常积极,直接询问记者要购买多少吨,并称若长期购买,可以更加优惠,款到发货。但自始至终,他并没有询问记者所在的“企业”是什么类型,以及对该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了解。

  而记者在走访广州的几家面包店时发现,几乎没有一个面包店的面包制作师清楚地知道面包中添加的各种添加剂的准确上限。甚至,个别面包店只是凭师傅的经验,用手抓取添加剂。

  2010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根据新规,所有食品添加剂成分,均必须在包装上毫无保留地进行明示。

  但新规主要针对大规模生产企业,对于现场制作、产量较小的食品,目前并无明确要求,因为这些食品通常并没有统一的包装,也没有申报食品名称。“现做食品”(现场制作的食品)普遍存在监管难的问题。

 不完全监管

  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一些地方职能部门已经开始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2009年,河北省承德市丰宁质监局已推出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公示制度”,在企业添加剂采购验证和备案的基础上,按照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要求,根据不同产品为每个企业、每种产品制作食品添加剂量公示卡,将产品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名称、功能、最大使用量明示在标牌上,悬挂在生产线旁边,让投料人员明明白白地操作,时刻指导、约束企业对添加剂的使用。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丰宁质监局刘副局长指出,以前管理食品添加剂,质监局只是口头要求,现在,当地企业已建立了台账制度,详细记录添加剂的购买、使用、产品销售情况。“现在,我们要求辖区内的所有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都要公示。”

  但他也坦言,目前,丰宁质监局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还只是“在生产企业内部公示”,向消费者公示,目前还无法做到。

  公示难题?

  能否强制食品生产企业向消费者公示“现做产品”中所有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在 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看来,此举的操作性并不大。

  周思然称,首先,若要公示,则各种原料都必须标示其添加剂种类及含量,但在现做食品中,辅料、主料中所含的食品添加剂成分往往无从得知。

  其次,添加剂含量亦很难确定。“必须检测出每种原料中各种添加剂的添加量,如此机械地累加才能得出总量”,况且,“产品所用原料的产地、种类等不同,都会导致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不同”,“这样一来,每次现做的食品的添加剂含量都存在不准确性”。

  承德市丰宁质监局刘副局长也指出,给消费者公示添加剂的使用情况,“目前的确还存在一些障碍,存在明显的技术门槛”。即使消费者知道不能添加某种添加剂,而企业添加了,在没有专业监测设备的情况下,消费者也无法了解真相。

  刘副局长对本报记者坦言,在监督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由于现做食品的生产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只能主要依靠生产企业自己。来

  原文发布地址:http://news.sina.com.cn/h/2010-07-09/003320640053.shtml(21世纪经济报道)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