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零售

零售企业受高成本考验

2011-08-26 中国服务业投资网
 
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提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最新发布的《中国零售企业2010年财务状况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在CPI高企和低基数效应下,去年我国零售企业收入同比增长达到20.0%,但利润率下降15%。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最新发布的《中国零售企业2010年财务状况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在CPI高企和低基数效应下,去年我国零售企业收入同比增长达到20.0%,但利润率下降15%。
  
  “收入增加,利润下降,可见零售商的日子并不好过。”山东财经大学(筹)经济研究所所长、导报特约评论员张红凤24日表示,“在成本高涨的背景下,零售企业可通过并购重组,将优质资源统筹规划,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同时可以降低行业内、区域内的竞争成本。”


  
  增长受益于政策刺激
  
  《报告》显示,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处于下降态势,但是受相关政策影响,零售企业销售业绩仍保持较好态势。数据显示,2010年下半年,超市行业收入增速达到了11.9%,与国际金融危机复苏后的2009年下半年增速基本持平。
  
  “收入增长有一定的政策因素,在政策刺激下,社会需求增加,最终反映为零售企业总收入的增加。”张红凤表示,收入增加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主动降低利润率谋求更大的交易量。
  
  据了解,《报告》选取了国内上市零售企业公开数据分析,样本共68家,业态主要包括百货店类、超市类、专业店类。其中,专业店又以电器专业店为主。
  
  “在时尚消费品方面,由于其销售对象主要是高收入群体,该类人群的收入增加幅度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下,此类消费增加也必然引起相关行业收入增加。”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新闻部主任王洪涛说。
  
  物价上涨压缩利润率
  
  “物价上涨是零售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仍在持续。”张红凤表示,作为居民日常消费品提供商,超市等零售企业难以按照物价水平的变化而随时提价,再加上人工、费用等成本上涨,利润自然受到挤压。
  
  张红凤表示,零售业销量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基本同步,但超市企业对CPI等指数更为敏感。数据显示,2011年7月份,山东省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6.5%,涨幅比7月扩大0.2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其中,肉禽及其制品、蛋、水产品、食用油价格持续上涨,蔬菜价格反弹,以食品为主的价格结构上涨特征明显。“食品类销售在整个零售业占比较大,仅此一点就会对零售企业利润造成较大冲击。”张红凤说。
  
  对此,王洪涛解释说,“投资拉动型的经济结构并未得到根本改观,而物价上涨又打击了消费信心,零售企业对于未来预期的乐观度普遍有所下降。”
  
  战略并购或成重要趋势
  
  “面对物价上涨、企业成本增加,如果零售企业不能及时降低行业内竞争带来的成本压力,将面临困境。”张红凤认为,我国零售企业集中度低,企业可通过有效并购整合,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减小行业内、区域内的竞争成本,采购成本也会随之下降,同时也提高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
  
  据悉,国内零售业的并购活动正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战略投资者仍将是并购市场中的主角。与此同时,零售巨头的上市也在恢复活跃,2010年零售企业通过证券市场上市的数量和规模均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并购重组将成为零售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王洪涛表示,企业在考虑通过兼并收购、扩展企业规模时,应充分识别和评估并购重组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把风险降低至企业可接受的水平。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