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出版:2018年3月最新修订:2023年8月交付方式:特快专递(2-3天送达)
定购电话:0755-82571522、82571566、400-008-1522
24小时服务热线:138 0270 8576定制报告
选择版本:电子版+印刷版电子版印刷版
扫右方二维码,获取更多更新优惠信息订购报告,即可免费获赠链接中任意一款价值9800元的报告(电子版),多买多赠订购报告,即可获得一年内免费更新一次内容订购报告,即可优惠购买以下相关报告:军工、军工电子、航空航天、北斗卫星导航、军工产业市场化、高端装备制造
重磅推出""系列产品,高效赋能产业投资及产业发展各种工作场景,欢迎试用体验! |
||||
---|---|---|---|---|
产品 | 目标用户 | 核心功能定位 | 登陆使用 | 试用申请 |
产业投资大脑 | 有投资能力的中大型企业 | 新兴产业 的高效挖掘工具 | 登陆 > | 申请 > |
产业招商大脑 | 政府及园区的招商引资部门 | 大数据精准招商专业平台 | 登陆 > | 申请 > |
产业治理大脑 | 政府发改工信等产业治理部门 | 政府 及治理的数字化高效工具 | 登陆 > | 申请 > |
产业信贷大脑 |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企业客群部门 | 企业信贷(融资)需求挖掘高效工具 | 登陆 > | 申请 > |
联系电话: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扫码:
第一章 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相关概述
1.1 军民融合基本介绍
1.1.1 军民融合定义及内涵
1.1.2 军民深度融合标志
1.1.3 军民融合指标体系
1.1.4 军民融合发展范围
1.2 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发展简述
1.2.1 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基本内涵
1.2.2 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分类
1.2.3 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特征简述
1.2.4 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影响因素
第二章 2021-2023年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发展分析
2.1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分析
2.1.1 行业扶持政策
2.1.2 行业发展阶段
2.1.3 行业发展态势
2.1.4 市场发展规模
2.1.5 企业参与情况
2.1.6 市场竞争格局
2.1.7 行业投资情况
2.2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发展状况分析
2.2.1 基地发展意义
2.2.2 发展进程解析
2.2.3 发展金融需求
2.2.4 区域分布状况
2.2.5 基地发展特色
2.2.6 发展模式分析
2.3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发展瓶颈
2.3.1 产业体系发展不协调
2.3.2 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
2.3.3 市场组织体系不完善
2.3.4 知识产权政策不完善
2.4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发展路径
2.4.1 构建产业园区科学管理体制
2.4.2 骨干以及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2.4.3 计划与市场机制协调互补
2.4.4 完善基地协同创新系统
2.4.5 健全基地多元投融资系统
2.4.6 强化基地产业链系统
第三章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认定及项目建设情况
3.1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认定分析
3.1.1 产业基地认定条件
3.1.2 产业基地认定要求
3.1.3 产业基地认定情况
3.2 中国区域军民融合产业基地认定管理办法
3.2.1 成都特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
3.2.2 江苏军民融合基地认定办法
3.2.3 四川军民融合基地认定办法
3.2.4 河北军民融合基地认定办法
3.2.5 绵阳军民融合企业认定办法
3.3 中国军民融合重大项目绩效评价重点分析
3.3.1 项目目标评价
3.3.2 项目综合成本评价
3.3.3 项目运作效率评价
3.3.4 项目整体效益评价
3.4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项目发展动态
3.4.1 航天军民融合创新园项目
3.4.2 平坝区黎阳军民融合产业园
3.4.3 军民融合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3.4.4 军工科技产业区域总部项目
3.4.5 阿拉善左旗军民融合项目
第四章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4.1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背景
4.1.1 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概述
4.1.2 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现状
4.1.3 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
4.1.4 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4.2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集群化发展路径
4.2.1 军民融合集群化发展内涵
4.2.2 军民融合集群化发展特征
4.2.3 军民融合集群化发展系统
4.2.4 军民融合集群化动力机制
4.2.5 军民融合集群化实现模式
4.3 政府扶持区域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分析
4.3.1 区域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组织形式
4.3.2 陕西航空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分析
4.3.3 重庆璧山工业园区军民融合发展
4.3.4 区域军民融合产业集群问题分析
4.3.5 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政府扶持策略
4.4 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
4.4.1 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主体关系
4.4.2 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影响因素
4.4.3 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4.4.4 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建议
第五章 中国华北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分析
5.1 军民结合?北京大兴区
5.1.1 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5.1.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5.1.3 基地发展支持措施
5.1.4 基地未来建设思路
5.2 军民结合?河北邯郸经济开发区
5.2.1 基地建设总体情况
5.2.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5.2.3 地方政府扶持措施
5.2.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5.3 军民结合?内蒙古包头青山区
5.3.1 基地建设发展情况
5.3.2 基地主导产业情况
5.3.3 地方政府支持措施
5.3.4 未来建设发展规划
5.4 军民结合?山西长治市城南工业园区
5.4.1 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5.4.2 主导 定位
5.4.3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5.5 军民结合?河北固安新兴产业示范区
5.5.1 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5.5.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5.5.3 基地发展支持措施
5.5.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第六章 中国西北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分析
6.1 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
6.1.1 基地建设发展情况
6.1.2 基地运行情况分析
6.1.3 项目发展动态分析
6.1.4 基地产业发展策略
6.1.5 基地创新实践经验
6.2 军民融合(航天)?陕西西安市
6.2.1 基地建设总体情况
6.2.2 基地运行情况分析
6.2.3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6.2.4 基地发展支持政策
6.2.5 基地项目建设动态
6.2.6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6.3 军民结合?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6.3.1 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6.3.2 基地运行情况分析
6.3.3 主导产业布局情况
6.3.4 地方发展支持政策
6.3.5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6.4 军民结合(航空)?陕西汉中航空产业园
6.4.1 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6.4.2 基地运行情况分析
6.4.3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6.4.4 基地发展支持政策
6.4.5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第七章 中国中南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分析
7.1 军民结合?湖北襄阳樊城区
7.1.1 基地建设总体情况
7.1.2 主要产业发展情况
7.1.3 产业高地打造措施
7.1.4 产业未来发展规划
7.2 军民结合?湖北孝感经济开发区
7.2.1 基地建设发展情况
7.2.2 基地主导产业情况
7.2.3 基地发展支持政策
7.2.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7.3 军民融合?湖北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7.3.1 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7.3.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7.3.3 地方政府支持政策
7.3.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7.4 军民结合?湖南株洲
7.4.1 基地建设发展情况
7.4.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7.4.3 地方政府支持政策
7.4.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7.5 军民结合?湖南平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7.5.1 园区建设总体情况
7.5.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7.5.3 基地发展支持政策
7.5.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7.6 军民结合?河南洛阳涧西区
7.6.1 基地建设总体情况
7.6.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7.6.3 基地发展保障措施
7.6.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7.7 军民结合?湖南湘潭雨湖区
7.7.1 基地建设总体情况
7.7.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7.7.3 地方政府扶持政策
7.7.4 基地项目发展动态
第八章 中国西南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分析
8.1 军民结合?四川绵阳科技城
8.1.1 基地建设发展情况
8.1.2 基地运行情况分析
8.1.3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8.1.4 基地发展支持政策
8.1.5 基地发展存在问题
8.1.6 基地发展对策建议
8.1.7 基地未来发展规划
8.2 军民结合?四川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
8.2.1 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8.2.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8.2.3 支持政策与措施
8.2.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8.3 军民融合?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
8.3.1 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8.3.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8.3.3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8.4 军民结合?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8.4.1 基地建设发展情况
8.4.2 基地主导产业情况
8.4.3 基地发展支持政策
8.4.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8.5 军民结合?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8.5.1 基地建设总体情况
8.5.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8.5.3 基地发展支持政策
8.5.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8.5.5 晋宁军民融合规划
8.6 军民结合?重庆璧山工业园
8.6.1 基地建设总体情况
8.6.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8.6.3 基地发展政策措施
8.6.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8.7 军民结合?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
8.7.1 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8.7.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8.7.3 基地发展支持措施
8.7.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8.8 军民结合?重庆两江新区工业开发区
8.8.1 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8.8.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8.8.3 基地发展政策措施
8.8.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第九章 中国东北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分析
9.1 军民结合(装备制造)?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
9.1.1 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9.1.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9.1.3 地方支持政策措施
9.1.4 基地未来发展规划
9.2 军民结合?辽宁铁岭经济开发区
9.2.1 基地建设总体情况
9.2.2 基地项目投资动态
9.2.3 基地发展措施分析
9.2.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9.3 军民结合?大连登沙河产业区
9.3.1 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9.3.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9.3.3 基地发展政策措施
9.3.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第十章 中国华东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分析
10.1 军民结合(民用航天)?上海闵行区
10.1.1 基地建设总体情况
10.1.2 基地运行情况分析
10.1.3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0.1.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10.2 军民结合?安徽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0.2.1 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10.2.2 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10.2.3 基地相关政策支持
10.2.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10.3 军民融合?安徽蚌埠禹会区产业示范基地
10.3.1 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10.3.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0.3.3 基地发展政策措施
10.3.4 基地建设实践经验
10.3.5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10.4 军民结合?宁波鄞州区
10.4.1 基地建设总体情况
10.4.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0.4.3 基地发展政策措施
10.4.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10.5 军民结合(直升机)?江西景德镇
10.5.1 基地建设发展情况
10.5.2 基地主导产业情况
10.5.3 基地企业发展动态
10.5.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10.6 军民结合?福建宁德
10.6.1 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10.6.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0.6.3 基地发展政策措施
10.6.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10.7 军民融合(机械制造)?福建龙岩
10.7.1 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10.7.2 基地项目建设动态
10.7.3 基地发展支持政策
10.7.4 基地未来建设规划
10.8 军民结合?江苏丹阳
10.8.1 基地建设基本情况
10.8.2 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0.8.3 基地发展政策措施
10.8.4 基地投资项目动态
第十一章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分析
11.1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规划分析
11.1.1 基础条件分析
11.1.2 确定基地导向
11.1.3 经济效益评价
11.1.4 园区规划路径
11.2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具体规划路径
11.2.1 以龙头骨干企业为基础
11.2.2 以打造产业链为纽带
11.2.3 以政府政策为支持
11.2.4 以创新平台建设为保障
11.2.5 以军民研发能力为耦合
11.3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模式
11.3.1 建设模式分析
11.3.2 依托型模式
11.3.3 嵌入型模式
11.3.4 互动型模式
11.4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策略
11.4.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11.4.2 建立健全运行机制
11.4.3 完善配套法律法规
11.4.4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第十二章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前景趋势分析
12.1 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2.1.1 军民融合势在必行
12.1.2 军民融合整体趋势
12.1.3 社会资本参与趋势
12.1.4 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12.1.5 军民融合产值预测
12.2 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发展趋势
12.2.1 集中布局提高资源利用率
12.2.2 集中布局优化生产流程
12.2.3 集中布局加速产业孵化效率
12.2.4 集中布局提高产业向心力
图表1 军民融合及航天领域相关政策
图表2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阶段
图表3 2018-2022年中国军民融合产值规模
图表4 我国军民融合重点企业
图表5 央地军民融合基金发展情况
图表6 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省份分布图
图表7 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分批次认定表
图表8 北方长龙军民融合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投资概算
图表9 北方长龙军民融合复合材料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实施进度
图表10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系统结构
图表11 工龙头企业牵引发展模式
图表12 军民融合基地培育转化模式
图表13 区域军民融合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组织形式
图表14 陕西航空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创新网络
图表15 陕西航空军民融合集群创新网络演化示意图
图表16 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创新主体间的关系
图表17 国防需求拉动型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军转民”协同创新模式
图表18 民用需求拉动型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民参军”模式
图表19 平江高新区一园三区区位图
图表20 “十四五”时期广元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图表21 规划路径图
图表22 军民融合划分示意图
图表23 依托型模式
图表24 嵌入型模式
图表25 互动型模式
图表26 对2023-2027年中国军民融合产值规模预测
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是在武警部队重点保障方向上,以地方优势经济产业为基础,以特定规划区域为载体,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主导,武警部队为牵引,军民两用产业为依托,市场为导向,大量企业依靠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和相互间的良性竞争形成的有机整体。
目前,我国的军民融合度在40%上下,正处于军民融合发展初期向中期迈进、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推进的关键期,对比美国民营企业90%以上的国防军工订单份额,中国军民融合产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2年中国军民融合行业产值约为4.59万亿元,其中军用领域产值为0.61万亿元,民用领域产值为3.98万亿元。
近年来,国家出台众多政策为军民融合发展提供政策保障。2021年12月,国防科工局 财政部 国资委联合发布《促进国防工业科技成果民用转化的实施意见》,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注重政策衔接,落实改革举措,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推进国防工业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助推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随着军民融合产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军民深度融合产业基地的发展也备受瞩目。产业基地建设投资集中、规划全面、综合效益高、引领作用显著。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可以充分确保军事需求对接和国家经济实力迅速转换为战斗力;可以有效促进地方经济集约化发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可以大力推进警民两用技术的相互转移和警民两用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作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物理载体亦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中投产业研究院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的发展将会有一个持续的高速发展期。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深度调研报告》全面介绍了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的基本情况、深入剖析了军民融合基地发展情况、认定管理办法以及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分析了全国多个区域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发展状况。最后对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作了细致的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趋势作了科学的预测。报告可以为军民融合产业相关投资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