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扫码:
第一章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相关概述
1.1 主要产业形式分类
1.1.1 劳动密集型产业
1.1.2 资本密集型产业
1.1.3 技术密集型产业
1.2 劳动密集型产业概念界定
1.2.1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定义
1.2.2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
1.2.3 劳动密集型产业模式
1.3 产业转移的概念界定
1.3.1 产业转移的定义
1.3.2 产业转移的分类
1.3.3 产业转移理论基础
1.4 产业转移的规律及特征
1.4.1 产业转移的规律
1.4.2 产业转移的条件
1.4.3 产业转移的特点
第二章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分析
2.1 国际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2.1.1 国际产业转移历史沿革特点
2.1.2 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国影响
2.1.3 产业转移对产业承接国影响
2.2 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影响
2.2.1 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协作
2.2.2 实现产业转移各方共赢
2.2.3 主导产业显现地方特色
2.2.4 加快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2.3 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分析
2.3.1 企业利润最大化需求
2.3.2 区域经济结构的变迁
2.3.3 生产要素供给结构的变迁
2.3.4 产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迁
2.3.5 政府政策的影响
2.3.6 地域文化的影响
2.4 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要素
2.4.1 市场规模及潜力
2.4.2 基础设施条件
2.4.3 产业配套能力
2.4.4 人力资本情况
2.4.5 经济发展水平
2.5 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
2.5.1 扩张性和衰退性产业转移
2.5.2 产业整体与部分产业链转移
2.5.3 协作性与并购性产业转移
2.5.4 技术转移与资本流动
2.5.5 企业迁移与要素流动
第三章 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路径分析
3.1 全球制造业布局调整
3.1.1 转移进程与特点
3.1.2 向发达国家回流
3.1.3 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3.1.4 全球制造业分化态势
3.2 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3.2.1 资源禀赋变化
3.2.2 国际政经关系
3.2.3 产业生命周期
3.2.4 技术水平提升
3.2.5 外部因素冲击
3.2.6 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四章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趋势分析
4.1 全球化大变局下中国产业转移概况
4.1.1 中国产业转移基本特征
4.1.2 中国产业转移基本逻辑
4.1.3 中国产业转移利弊影响
4.1.4 中国产业转移对策建议
4.2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面临的环境
4.2.1 劳动力人口规模下降
4.2.2 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
4.2.3 工业经济提质增速
4.2.4 对外开放持续扩大
4.3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4.3.1 中国市场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
4.3.2 中央定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4.3.3 劳动密集型产业关键作用分析
4.3.4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成效
4.3.5 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规模
4.3.6 县域将成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
4.4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驱动因素
4.4.1 成本上升
4.4.2 贸易摩擦
4.4.3 结构调整
4.4.4 技术升级
4.4.5 新兴市场影响
4.5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境外转移的主要方向
4.5.1 东南亚
4.5.2 非洲
4.5.3 拉美
4.6 “一带一路”战略助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
4.6.1 “一带一路”战略核心内容
4.6.2 各省“一带一路”战略布局
4.6.3 “一带一路”战略促进欧亚融合
4.6.4 东南亚“一带一路”战略进展
4.6.5 “一带一路”成产业转移承接地
第五章 印度尼西亚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环境评估
5.1 印尼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基础
5.1.1 投资吸引力
5.1.2 宏观经济规模
5.1.3 重点/特色产业
5.1.4 基础设施建设
5.1.5 投资准入政策
5.2 印尼劳动力供应特点分析
5.2.1 人口及劳动力规模
5.2.2 教育文化水平
5.2.3 劳动就业规定
5.2.4 劳动薪资标准
5.3 印尼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优势
5.3.1 地区投资成本
5.3.2 国内市场消费
5.3.3 辐射市场范围
5.3.4 对外贸易规模
5.3.5 对外开放程度
5.4 印尼劳动密集型产业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纺织业
5.4.1 行业发展态势
5.4.2 对外贸易规模
5.4.3 材料市场状况
5.4.4 产业支持政策
5.4.5 制约因素分析
5.4.6 市场需求潜力
5.5 印尼劳动密集型产业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钢铁业
5.5.1 行业发展规模
5.5.2 对外贸易规模
5.5.3 产品进口政策
5.5.4 行业发展机会
5.5.5 发展存在问题
5.5.6 中企投资动态
5.6 印尼劳动密集型产业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家具业
5.6.1 行业发展基础
5.6.2 对外贸易规模
5.6.3 行业发展前景
5.7 印尼劳动密集型产业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农业
5.7.1 农业资源情况
5.7.2 农业产值规模
5.7.3 产品生产情况
5.7.4 对外贸易状况
5.7.5 新冠疫情影响
第六章 印度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环境评估
6.1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基础
6.1.1 投资吸引力
6.1.2 宏观经济规模
6.1.3 重点/特色产业
6.1.4 基础设施建设
6.1.5 投资准入政策
6.2 印度劳动力供应特点分析
6.2.1 人口及劳动力规模
6.2.2 教育文化水平
6.2.3 劳动就业规定
6.2.4 劳动薪资标准
6.3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优势
6.3.1 地区投资成本
6.3.2 国内市场消费
6.3.3 辐射市场范围
6.3.4 对外贸易规模
6.3.5 对外开放程度
6.4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纺织业
6.4.1 行业经济地位
6.4.2 行业销售规模
6.4.3 对外贸易状况
6.4.4 细分市场状况
6.4.5 消费市场特点
6.5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钢铁业
6.5.1 矿石资源状况
6.5.2 钢铁产量规模
6.5.3 钢铁表观消费量
6.5.4 钢铁贸易情况
6.5.5 行业区域分布
6.5.6 市场发展空间
6.6 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橡胶业
6.6.1 行业发展政策
6.6.2 橡胶种植面积
6.6.3 市场供需情况
6.6.4 市场价格行情
6.6.5 需求前景展望
第七章 越南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环境评估
7.1 越南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基础
7.1.1 投资吸引力
7.1.2 宏观经济规模
7.1.3 重点/特色产业
7.1.4 基础设施建设
7.1.5 投资准入政策
7.2 越南劳动力供应特点分析
7.2.1 人口及劳动力规模
7.2.2 教育文化水平
7.2.3 劳动就业规定
7.2.4 劳动薪资标准
7.3 越南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优势
7.3.1 地区投资成本
7.3.2 国内市场消费
7.3.3 辐射市场范围
7.3.4 对外贸易规模
7.3.5 对外开放程度
7.4 越南劳动密集型产业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农业
7.4.1 行业发展现状
7.4.2 市场需求分析
7.4.3 投资合作动态
7.4.4 政府扶持政策
7.4.5 制约因素分析
7.4.6 行业发展前景
7.5 越南劳动密集型产业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纺织业
7.5.1 行业发展现状
7.5.2 市场需求分析
7.5.3 投资机遇分析
7.5.4 吸引外资政策
7.5.5 制约因素分析
7.5.6 行业发展趋势
第八章 泰国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环境评估
8.1 泰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基础
8.1.1 投资吸引力
8.1.2 宏观经济规模
8.1.3 重点/特色产业
8.1.4 基础设施建设
8.1.5 基础设施建设
8.1.6 投资准入政策
8.2 泰国劳动力供应特点分析
8.2.1 人口及劳动力规模
8.2.2 教育文化水平
8.2.3 劳动就业规定
8.2.4 劳动薪资标准
8.3 泰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优势
8.3.1 地区投资成本
8.3.2 国内市场消费
8.3.3 辐射市场范围
8.3.4 对外贸易规模
8.3.5 对外开放程度
8.4 泰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农业
8.4.1 农业发展环境
8.4.2 农业产值规模
8.4.3 产品生产规模
8.4.4 对外贸易规模
8.4.5 渔业市场概况
8.4.6 农业扶贫举措
8.4.7 中泰农业合作
8.5 泰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橡胶业
8.5.1 橡胶种植面积
8.5.2 橡胶出口情况
8.5.3 市场价格行情
8.5.4 橡胶政策动态
8.5.5 下游投资动态
第九章 马来西亚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环境评估
9.1 马来西亚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基础
9.1.1 投资吸引力
9.1.2 宏观经济规模
9.1.3 重点/特色产业
9.1.4 基础设施建设
9.1.5 投资准入政策
9.2 马来西亚劳动力供应特点分析
9.2.1 人口及劳动力规模
9.2.2 教育文化水平
9.2.3 劳动就业规定
9.2.4 劳动薪资标准
9.3 马来西亚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优势
9.3.1 地区投资成本
9.3.2 国内市场消费
9.3.3 辐射市场范围
9.3.4 对外贸易规模
9.3.5 对外开放程度
9.4 马来西亚劳动密集型产业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纺织业
9.4.1 行业发展现状
9.4.2 市场需求分析
9.4.3 吸引外资政策
9.4.4 制约因素分析
9.4.5 行业发展趋势
9.5 马来西亚劳动密集型产业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家具业
9.5.1 行业发展现状
9.5.2 市场需求分析
9.5.3 吸引外资政策
9.5.4 行业发展前景
第十章 东南亚其他国家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环境评估
10.1 缅甸
10.1.1 宏观经济规模
10.1.2 重点/特色产业
10.1.3 基础设施建设
10.1.4 对外开放程度
10.1.5 对外贸易规模
10.1.6 劳动力规模及成本
10.2 老挝
10.2.1 宏观经济规模
10.2.2 重点/特色产业
10.2.3 基础设施建设
10.2.4 对外开放程度
10.2.5 对外贸易规模
10.2.6 劳动力规模及成本
10.3 柬埔寨
10.3.1 宏观经济规模
10.3.2 重点/特色产业
10.3.3 基础设施建设
10.3.4 对外开放程度
10.3.5 对外贸易规模
10.3.6 劳动力规模及成本
10.4 菲律宾
10.4.1 宏观经济规模
10.4.2 重点/特色产业
10.4.3 基础设施建设
10.4.4 对外开放程度
10.4.5 对外贸易规模
10.4.6 劳动力规模及成本
第十一章 东南亚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风险预警
11.1 政治风险
11.1.1 政局动荡
11.1.2 政策变化
11.1.3 政府腐败
11.1.4 行政效率低下
11.2 经济风险
11.2.1 宏观经济风险
11.2.2 基础设施风险
11.2.3 项目融资风险
11.2.4 贸易摩擦风险
11.2.5 产业链风险
11.2.6 汇率风险
11.3 社会风险
11.3.1 文化差异
11.3.2 罢工风险
11.3.3 治安风险
11.3.4 突发事件风险
第十二章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典型案例分析
12.1 顺丰控股
12.1.1 企业发展概况
12.1.2 东南亚业务布局
12.1.3 转移驱动要素
12.1.4 产业转移路径
12.1.5 经济效应分析
12.2 优衣库
12.2.1 企业发展概况
12.2.2 在华业务布局
12.2.3 东南亚业务布局
12.2.4 企业未来发展战略
12.3 富士康
12.3.1 企业发展概况
12.3.2 全球业务布局
12.3.3 生产基地转移
12.3.4 转移驱动因素
12.3.5 企业转型策略
12.4 百隆东方
12.4.1 企业发展概况
12.4.2 主营业务布局
12.4.3 企业核心竞争力
12.4.4 越南基地扩产
12.4.5 产能转移效益
12.4.6 未来前景展望
第十三章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策略建议
13.1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走出去”路径分析
13.1.1 全面嵌入全球价值链推动制造业升级
13.1.2 练好内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强基之本
13.1.3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现实选择
13.1.4 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服务出口
13.1.5 加快推进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发展
13.2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注意事项
13.2.1 投资方面
13.2.2 贸易方面
13.2.3 承包工程方面
13.2.4 劳务合作方面
13.2.5 防范投资合作风险
13.3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须协调各方关系
13.3.1 处理好与政府和议会的关系
13.3.2 妥善处理与工会的关系
13.3.3 密切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13.3.4 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13.3.5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13.3.6 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13.3.7 懂得与媒体打交道
13.3.8 懂得与执法人员打交道
19世纪以来,全球共经历了五轮产业链重构,产业沿着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虎”-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路径转移;随着后进经济体的发展升级,转移产业一般按照“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顺序更迭。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下降35%至1万亿美元。其中,流向欧洲和北美的FDI分别下降80%和40%。受中国等经济体驱动,流向亚洲的FDI增长4%,占2020年全球FDI总量的一半,成为唯一正增长的区域。202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强劲反弹,比2020年增长77%,从9290亿美元增至1.65万亿美元,超过新冠疫情前水平。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202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下降大背景下,2022年进入中国的FDI增加了5%,达到189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且大部分来自欧洲的跨国企业。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FDI下降12%,至1.3万亿美元,主要由于发达国家的融资和并购交易减少造成的。
长期以来,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基本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环节。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提速,由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在产业结构转型、用工成本上升等宏观背景下,我国传统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开始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
2018年起,我国对东南亚投资高增。东南亚是我国传统制造业外迁的重要去向,主要承接传统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东南亚国家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是我国制造业投资的重要去向。从承接产业类型来看,东南亚国家由于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优势显著,主要承接我国木材和食品加工等资源密集型、纺织和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此外也承接电气机械和设备制造等的标准化生产环节等。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投资准入政策不尽相同。为准确了解各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现状、劳动力供应特点、承接产业转移优势及机会,有必要对各个国家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综合环境进行深入全面的评估。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29年东南亚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环境评估报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绍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相关概述、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路径及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趋势。随后,报告对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投资环境做出细致分析。最后,报告阐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投资风险、典型案例和策略建议。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商务部、财政部、参赞处、中投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中心、中投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东南亚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环境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相关产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