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 400-008-1522

2023-2027年中国低碳技术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首次出版:2022年10月最新修订:2023年9月交付方式:特快专递(2-3天送达)

报告属性:共540页、45万字、237个图表下载目录版权声明

定购电话:0755-82571522、82571566、400-008-1522

24小时服务热线:138 0270 8576定制报告

选择版本:电子版+印刷版电子版印刷版

报告价格:
中文版优惠价:RMB7800 中文版原价:RMB9800
英文版优惠价:USD4800 英文版原价:USD6000

立即订购加入购物车QQ咨询 在线客服

优惠权益

扫右方二维码,获取更多更新优惠信息订购报告,即可免费获赠链接中任意一款价值9800元的报告(电子版),多买多赠订购报告,即可获得一年内免费更新一次内容订购报告,即可优惠购买以下相关报告: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建设CCUS技术数字碳中和碳中和战略政策

服务号
中投报告库微信小程序 中投报告库

重磅推出""系列产品,高效赋能产业投资及产业发展各种工作场景,欢迎试用体验!

产品 目标用户 核心功能定位 登陆使用 试用申请
产业投资大脑 有投资能力的中大型企业 新兴产业 的高效挖掘工具 登陆 > 申请 >
产业招商大脑 政府及园区的招商引资部门 大数据精准招商专业平台 登陆 > 申请 >
产业治理大脑 政府发改工信等产业治理部门 政府 及治理的数字化高效工具 登陆 > 申请 >
产业信贷大脑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企业客群部门 企业信贷(融资)需求挖掘高效工具 登陆 > 申请 >
X

申请试用

请完善以下信息,我们顾问会在一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

*姓名

*手机号

*政府/园区/机构/企业名称

您的职务

您的邮箱

备注

立即申请

X

您的需求已经提交!

如果您希望尽早试用体验,也可以直接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扫码:扫码咨询

报告目录 内容概述 定制报告

第一章 低碳技术行业基本概述
1.1 低碳技术相关介绍
1.1.1 低碳技术的概念
1.1.2 低碳技术的分类
1.1.3 低碳技术的意义
1.2 低碳、零碳、负碳相关界定
1.2.1 碳减排关键技术(低碳)
1.2.2 碳零排关键技术(零碳)
1.2.3 碳负排关键技术(负碳)
第二章 2021-2023年国际低碳技术发展状况分析
2.1 全球低碳技术发展综况
2.1.1 发达经济体低碳技术战略布局
2.1.2  行业转型及绿色低碳技术
2.1.3 电力行业转型及绿色低碳技术
2.1.4 工业转型及绿色低碳技术分析
2.1.5 交通行业转型及绿色低碳技术
2.1.6 建筑行业转型及绿色低碳技术
2.1.7 国际碳中和行动关键前沿技术
2.2 美国低碳技术发展分析
2.2.1 美国低碳氢生产技术
2.2.2 美国开发清洁低碳技术
2.2.3 美国低碳技术投资动态
2.2.4 美国净零排放技术路径
2.2.5 美国 系统脱碳建议
2.2.6 美国发布工业脱碳路线图
2.3 欧洲低碳技术发展分析
2.3.1 欧盟发布低碳技术路线
2.3.2 欧盟低碳 技术发展
2.3.3 欧盟清洁低碳技术投资
2.3.4 英国打造零碳 系统
2.3.5 德国绿色氢能战略布局
2.3.6 俄罗斯 技术战略部署
2.4 日本低碳技术发展分析
2.4.1 日本低碳技术创新路线
2.4.2 日本产业低碳技术路径
2.4.3 日本部署新兴清洁 技术
2.4.4 日本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路径
2.4.5 日本低碳技术创新政策目标
2.4.6 日本低碳技术创新的主要经验
2.4.7 日本低碳技术创新对我国的启示
2.5 澳大利亚低碳技术发展分析
2.5.1 澳大利亚低碳发展战略部署
2.5.2 澳大利亚低碳技术投资计划
2.5.3 澳大利亚重点行业技术布局
2.5.4 澳大利亚推动低碳发展举措
2.5.5 澳大利亚低碳技术发展启示
2.6 全球低碳前沿技术发展趋势
2.6.1 新 技术
2.6.2 新兴产业技术
2.6.3 固废综合利用
2.6.4 节能减排与深度脱碳技术
2.6.5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2.7 全球低碳技术发展经验借鉴
2.7.1 加快新型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
2.7.2 加快完善 技术创新体系
第三章 2021-2023年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状况分析
3.1 低碳科技发展环境
3.1.1 碳中和已成为全球议题
3.1.2 中国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
3.1.3 中国实现碳中和任务艰巨
3.1.4 碳中和愿景亟需科技支撑
3.2 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现状
3.2.1 低碳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3.2.2 各行业系统化低碳发展
3.2.3 低碳技术相关政策
3.2.4 低碳推广技术目录
3.2.5 低碳技术发展需求
3.2.6 低碳技术创新回顾
3.2.7 低碳技术创新成果
3.2.8 碳减排技术专利申请
3.2.9 央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
3.2.10 科技企业低碳技术布局
3.3 科技企业低碳技术实践
3.3.1 发电技术
3.3.2 制氢技术
3.3.3 储能技术
3.3.4 CCUS技术
3.3.5 碳汇类技术
3.4 低碳前沿技术及其应用场景分析
3.4.1 低碳前沿技术基本分类
3.4.2 低碳前沿技术产业图谱
3.4.3 低碳前沿技术在低碳交通的应用
3.4.4 低碳前沿技术在低碳建筑的应用
3.4.5 低碳前沿技术在低碳 的应用
3.4.6 低碳前沿技术在低碳园区的应用
3.4.7 低碳前沿技术在低碳工业的应用
3.4.8 低碳前沿技术在低碳消费的应用
3.5 中国低碳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3.5.1 低碳技术发展瓶颈
3.5.2 低碳技术存在的问题
3.5.3 低碳技术发展的对策
3.5.4 低碳技术发展政策建议
3.5.5 “碳中和”下低碳科技发展建议
第四章 2021-2023年中国减碳技术-高能耗节能减排技术
4.1 高能耗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状况
4.1.1 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
4.1.2 科学调控高耗能行业
4.1.3 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指南
4.1.4 高耗能项目污染源头防控
4.1.5 高耗能行业智慧减碳技术
4.1.6 高耗能产业低碳转型展望
4.2 中国高耗能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分析
4.2.1 高耗能行业能效水平政策
4.2.2 磷化工行业能效标杆水平
4.2.3 炼化行业能效标杆水平
4.2.4 钢铁工业能效标杆水平
4.2.5 建材行业能效标杆水平
4.3 重点区域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分析
4.3.1 陕西省
4.3.2 江苏省
4.3.3 湖南省
4.3.4 辽宁省
4.3.5 内蒙古
4.4 碳中和下高耗能行业低碳发展路径
4.4.1 我国高耗能行业发展形势
4.4.2 高耗能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
4.4.3 高耗能行业碳排放达峰路径
第五章 2021-2023年中国零碳技术-可再生 技术
5.1 中国可再生行业发展规模
5.1.1 可再生资源分布
5.1.2 可再生 装机规模
5.1.3 可再生 发电量
5.1.4 可再生 消费状况
5.1.5 可再生 利用率
5.1.6 可再生电力消纳
5.2 中国可再生 技术发展分析
5.2.1 可再生 主要技术介绍
5.2.2 可再生 技术发展历程
5.2.3 可再生 技术发展水平
5.2.4 可再生 技术发展特点
5.2.5 主要可再生 技术进展
5.3 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状况
5.3.1 光伏产业政策汇总
5.3.2 光伏发电装机规模
5.3.3 光伏发电供给规模
5.3.4 光伏发电消纳形势
5.3.5 光伏发电上网电价
5.3.6 光伏应用市场结构
5.3.7 光伏设备运营状况
5.3.8 光伏项目建设动态
5.3.9 光伏产业发展问题
5.3.10 光伏产业发展对策
5.4 中国风能发展状况
5.4.1 风能资源概况
5.4.2 风电相关政策
5.4.3 行业装机情况
5.4.4 风力发电规模
5.4.5 区域发展情况
5.4.6 风电上网电价
5.4.7 风电发展策略
5.4.8 风电发展规划
5.5 中国生物质能发展状况
5.5.1 生物质能发展政策
5.5.2 生物质能发展现状
5.5.3 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
5.5.4 生物质能区域发展
5.5.5 生物质能投资规模
5.5.6 生物质能发展问题
5.5.7 生物质能发展建议
5.5.8 生物质能发展趋势
5.6 中国地热能发展状况
5.6.1 地热能扶持政策分析
5.6.2 地热资源分布情况
5.6.3 地热能行业发展现状
5.6.4 地热能开发利用状况
5.6.5 地热能开发利用模式
5.6.6 地热能技术发展方向
5.6.7 地热能行业发展思考
5.6.8 地热能发展机遇与挑战
5.6.9 “十四五”地热能发展建议
5.7 中国氢能发展状况
5.7.1 各国氢能发展
5.7.2 氢能政策环境
5.7.3 氢能发展历程
5.7.4 氢能发展特点
5.7.5 氢能发展现状
5.7.6 氢气产量规模
5.7.7 氢能企业布局
5.7.8 制氢技术路径
5.7.9 氢能需求预测
5.8 中国水能发展状况
5.8.1 水资源总量情况
5.8.2 水电装机情况
5.8.3 水力发电规模
5.8.4 水电利用状况
5.8.5 水电区域分布
5.8.6 水电发展机遇
5.8.7 水电发展趋势
第六章 2021-2023年中国负碳技术-CCUS技术
6.1 CCUS技术基本介绍
6.1.1 CCUS技术的定义
6.1.2 CCUS技术的定位
6.1.3 CCUS技术发展脉络
6.1.4 CCUS概念演变过程
6.2 2021-2023年我国CCUS技术战略布局分析
6.2.1 CCUS技术相关政策
6.2.2 CCUS技术的发展历程
6.2.3 CCUS技术的发展阶段
6.2.4 CCUS技术的发展综况
6.2.5 CCUS技术的发展进程
6.3 2021-2023年我国CCUS项目发展状况
6.3.1 CCUS项目成本分析
6.3.2 CCUS项目发展成果
6.3.3 CCUS项目运营情况
6.3.4 CCUS项目分布情况
6.4 我国CCUS技术发展挑战
6.4.1 经济方面
6.4.2 技术方面
6.4.3 市场方面
6.4.4 环境方面
6.4.5 政策方面
6.5 我国CCUS技术发展对策
6.5.1 CCUS技术的发展策略
6.5.2 CCUS技术的发展建议
6.5.3 CCUS技术的发展路径
6.5.4 CCUS技术的政策建议
6.5.5 推进CCUS商业化的对策
6.5.6 加快统筹规划与布局优化
6.6 我国CCUS技术及投资发展趋势分析
6.6.1 CCUS项目投资类型
6.6.2 CCUS项目投资方向
6.6.3 CCUS技术发展路径
6.6.4 CCUS技术发展趋势
第七章 2021-2023年中国负碳技术-CCS技术
7.1 CCS技术基本介绍
7.1.1 CCS技术基本分类
7.1.2 CCS技术发展背景
7.1.3 CCS技术研究进展
7.1.4 CCS项目应用领域
7.2 2019-2021年全球CCS技术发展分析
7.2.1 CCS政策环境
7.2.2 CCS发展现状
7.2.3 CCS发展态势
7.2.4 CCS项目数量
7.2.5 CCS区域分布
7.2.6 CCS战略合作
7.2.7 CCS经济价值
7.2.8 CCS发展趋势
7.2.9 CCS市场预测
7.3 2021-2023年我国CCS技术发展分析
7.3.1 CCS推广现状
7.3.2 CCS项目融资
7.3.3 CCS发展机遇
7.3.4 CCS面临挑战
7.3.5 CCS市场机制
7.3.6 CCS推广策略
7.4 CCS项目投融资状况分析
7.4.1 对CCS的需求
7.4.2 CCS投资驱动力
7.4.3 CCS项目投资风险
7.4.4 CCS项目政策机遇
第八章 2021-2023年中国负碳技术-BECCS技术
8.1 全球BECCS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8.1.1 全球BECCS专利申请现状
8.1.2 全球BECCS专利区域分布
8.1.3 全球BECCS专利主体分布
8.1.4 全球BECCS重点技术热点
8.1.5 BECCS技术发展前景分析
8.2 中国BECCS技术发展状况分析
8.2.1 BECCS技术基本概述
8.2.2 BECCS技术原理分析
8.2.3 BECCS技术发展必要性
8.2.4 BECCS技术发展现状
8.2.5 BECCS减排贡献评估
8.2.6 BECCS项目分布情况
8.2.7 BECCS发展的不确定性
8.2.8 BECCS技术发展建议
8.3 BECCS技术应用潜力主要影响因素
8.3.1 生物质资源量
8.3.2 技术成熟度
8.3.3 技术经济性
8.3.4 政策不确定
8.4 我国BECCS技术发展潜力分析
8.4.1 基于农林废弃物燃烧发电的BECCS技术
8.4.2 基于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的BECCS技术
8.4.3 基于生物天然气的BECCS技术减排潜力
第九章 中国石化行业低碳技术发展分析
9.1 石化行业低碳技术发展状况
9.1.1 石化行业能耗基准水平
9.1.2 石化行业低碳发展形势
9.1.3 石化行业低碳发展现状
9.1.4 国际石化企业低碳技术
9.1.5 石化行业低碳发展机遇
9.1.6 石化行业低碳发展方向
9.1.7 石化行业低碳发展路径
9.2 石化行业碳中和技术发展分析
9.2.1 碳中和技术基本分类
9.2.2 石化行业碳减排技术
9.2.3 石化行业碳零排技术
9.2.4 石化行业碳负排技术
9.2.5 信息碳中和技术路径
9.2.6 石化行业碳中和技术路径
9.3 石化行业关键低碳技术综合评估
9.3.1 低碳技术综合评估优化模型
9.3.2 石化行业不同板块排放特征
9.3.3 石化行业关键减排技术评估
9.3.4 石化行业低碳技术减排贡献
9.4 石化行业清洁燃料生产技术
9.4.1 清洁液化石油气生产新技术
9.4.2 清洁汽油生产新技术
9.4.3 清洁柴油生产新技术
9.4.4 炼油催化剂发展趋势
9.4.5 天然气、氢燃料电池车发展趋势
9.5 石化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趋势
9.5.1 原油直接制烯烃技术将成主流
9.5.2 传统烯烃生产存在节能降碳空间
9.5.3 CCUS成为末端控碳的普适性选择
9.6 石化行业低碳转型技术展望
9.6.1 2025年实现碳减排降碳技术为主
9.6.2 2030年实现碳达峰发展零碳技术
9.6.3 2060年实现碳中和应用负碳技术
第十章 中国煤炭行业低碳技术发展分析
10.1 煤炭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状况
10.1.1 煤炭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历程
10.1.2 碳中和下煤炭科技创新需求
10.1.3 碳中和下煤炭企业技术布局
10.1.4 煤炭开采实现碳中和路径
10.1.5 煤炭行业低碳化技术路径
10.1.6 煤炭行业绿色低碳技术方向
10.2 煤炭行业绿色低碳主要技术发展分析
10.2.1 升级换代技术
10.2.2 低碳融合技术
10.2.3 颠覆突破技术
10.2.4 负碳固碳技术
10.3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发展分析
10.3.1 煤炭行业清洁高效利用关键技术
10.3.2 选煤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中的作用
10.3.3 现代煤化工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分析
10.4 煤层气开发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10.4.1 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状况
10.4.2 煤层气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10.4.3 煤层气完井技术发展现状
10.4.4 煤层气井压裂技术发展现状
10.4.5 煤层气井排采技术发展现状
10.4.6 煤层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
10.4.7 煤层气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发展现状
10.4.8 我国煤层气开发面临的难题与挑战
10.4.9 双碳目标背景下煤层气高效开发展望
10.5 煤制氢与CCUS技术集成应用
10.5.1 煤制氢与CCUS技术发展现状
10.5.2 煤制氢与CCUS技术集成应用机遇
10.5.3 煤制氢与CCUS技术集成应用挑战
10.5.4 煤制氢与CCUS技术集成应用建议
第十一章 中国钢铁行业低碳技术发展分析
11.1 中国钢铁低碳技术发展状况
11.1.1 钢铁新技术助力低碳排放
11.1.2 钢铁产业链绿色低碳技术
11.1.3 钢企氢冶金技术研发能力
11.1.4 钢铁行业低碳技术路线图
11.1.5 海外钢企碳减排技术工艺
11.2 钢铁行业低碳技术应用分析
11.2.1 氢冶炼工艺
11.2.2 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工艺
11.2.3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11.3 氢冶金技术
11.3.1 碳中和下氢能需求情况
11.3.2 氢冶金工艺的主要特点
11.3.3 氢气冶金技术政策支持
11.3.4 氢冶金技术的发展现状
11.3.5 氢气冶金主要工艺发展
11.3.6 氢冶金技术的发展困境
11.3.7 氢冶金技术的发展建议
11.3.8 氢冶金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11.3.9 氢冶金技术典型企业发展
11.3.10 氢冶金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11.3.11 氢冶金技术未来发展前景
11.4 电炉炼钢技术
11.4.1 电炉炼钢技术发展优势
11.4.2 电炉炼钢技术发展基础
11.4.3 电炉炼钢技术发展现状
11.4.4 电炉炼钢技术经济效益
11.4.5 电炉炼钢技术装备对比
11.4.6 电炉炼钢技术发展问题
11.4.7 电炉炼钢技术发展前景
11.5 直接还原炼铁技术
11.5.1 直接还原炼铁发展优势
11.5.2 直接还原炼铁工艺模式
11.5.3 直接还原铁炉能耗情况
11.5.4 直接还原炼铁项目投资
11.5.5 直接还原炼铁发展问题
11.5.6 直接还原炼铁发展前景
11.6 球团制造工艺
11.6.1 球团工艺发展优势
11.6.2 球团工艺标准体系
11.6.3 球团工艺发展现状
11.6.4 球团与烧结的对比
11.6.5 球团工艺发展前景
第十二章 中国水泥行业低碳技术分析
12.1 我国水泥行业科技发展成果
12.1.1 低碳水泥品种研发
12.1.2 水泥行业CCS/CCUS
12.1.3 氮氧化物深度治理技术
12.1.4 水泥窑协同处置/替代燃料技术
12.2 我国水泥行业主要低碳技术
12.2.1 低碳技术路径
12.2.2 能效提升技术
12.2.3 原燃料替代技术
12.2.4 CCUS技术
12.2.5 低碳水泥
12.2.6 流程变革技术
12.3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防治技术
12.3.1 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12.3.2 水泥行业污染物超低排放要求
12.3.3 窑炉除尘超低排放技术改造
12.3.4 窑炉脱硫超低排放技术改造
12.3.5 窑炉脱硝超低排放技术改造
12.4 水泥行业替代燃料技术发展分析
12.4.1 替代燃料技术发展优势
12.4.2 替代燃料技术发展状况
12.4.3 替代燃料技术应用现状
12.4.4 替代燃料技术发展建议
12.4.5 替代燃料技术发展前景
12.5 水泥行业CCUS技术发展分析
12.5.1 水泥行业CCUS技术标准
12.5.2 水泥行业CCUS技术需求
12.5.3 水泥企业CCUE技术布局
12.5.4 水泥行业CCUS技术机遇
12.5.5 国外水泥企业CCUS实践
第十三章 中国重点高耗能企业低碳技术布局
13.1 电力行业
13.1.1 国家电网
13.1.2 大唐集团
13.1.3 华电集团
13.1.4 哈电集团
13.1.5 东方电气
13.1.6 长江电力
13.2 水泥行业
13.2.1 华新水泥
13.2.2 海螺水泥
13.2.3 华润水泥
13.2.4 天瑞水泥
13.2.5 塔牌集团
13.2.6 金隅集团
13.2.7 葛洲坝水泥
13.2.8 中国建材集团
13.3 钢铁行业
13.3.1 中国宝武
13.3.2 首钢股份
13.3.3 河钢股份
13.3.4 鞍钢股份
13.3.5 包钢股份
13.3.6 沙钢股份
13.3.7 太钢集团
13.3.8 山东钢铁
13.4 煤炭行业
13.4.1 中国神华
13.4.2 山西焦煤
13.4.3 陕西煤业
13.4.4 兖矿
13.4.5 平煤神马集团
13.4.6 晋能控股集团
13.5 石油化工行业
13.5.1 中国石油
13.5.2 中国石化
13.5.3 中国海油
13.5.4 上海石化
13.5.5 恒力石化
第十四章 “零碳中国”优秀案例及零碳技术解决方案
14.1 欣美电气零碳园区
14.1.1 项目主体
14.1.2 项目概述
14.1.3 零碳创新点
14.1.4 项目收益率
14.2 新疆阿勒泰市固体电蓄热储能供暖项目
14.2.1 项目主体
14.2.2 项目概述
14.2.3 零碳创新点
14.2.4 项目收益率
14.3 中深层地热地埋管高效热泵供热技术
14.3.1 项目主体
14.3.2 项目概述
14.3.3 零碳创新点
14.3.4 项目收益率
14.4 复合可降解农地膜、可降解育苗袋零碳技术
14.4.1 项目主体
14.4.2 项目概述
14.4.3 零碳创新点
14.4.4 项目收益率
14.5 大丰联鑫钢铁“源网荷储”绿色电力一体化项目
14.5.1 项目主体
14.5.2 项目概述
14.5.3 零碳创新点
14.5.4 项目收益率
14.6 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光伏发电绿色建材)
14.6.1 项目主体
14.6.2 项目概述
14.6.3 零碳创新点
14.6.4 项目收益率
14.7 城市建筑废弃物零碳再生产业园
14.7.1 项目主体
14.7.2 项目概述
14.7.3 零碳创新点
14.7.4 项目收益率
14.8 宁波北仑高塘“零碳”数据中心综合 项目
14.8.1 项目主体
14.8.2 项目概述
14.8.3 零碳创新点
14.8.4 项目收益率
第十五章 中国低碳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15.1 低碳技术发展机遇分析
15.1.1 低碳技术
15.1.2 政策支持低碳技术发展
15.1.3 科技企业开放技术专利
15.1.4 创新型减碳技术受追捧
15.2 低碳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5.2.1 全球低碳技术发展趋势
15.2.2 中国低碳技术发展趋势
15.2.3 数字化助力双碳目标推进
15.2.4 “碳中和”愿景的技术实践路径
15.2.5 “碳中和”下低碳科技发展趋势
15.3 “碳中和”愿景下的前沿/颠覆性技术发展动向
15.3.1 空气直接捕集CO2技术
15.3.2 人工光合作用技术
15.3.3 可再生合成燃料技术

图表目录

图表 优先发展技术战略目标与预期达标时间
图表 部分国家“碳中和”承诺时间及进展
图表 主要国家碳中和相关政策陆续发布
图表 2016-2021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增速
图表 2021年人均碳排放量最少的中国省会城市TOP10
图表 2020年人均碳排放量最少的中国省会城市TOP10
图表 各国有关低碳科技政策汇总
图表 六大核心系统低碳发展
图表 “碳减排”技术分类
图表 2012-2020年中国节能减排技术专利申请情况
图表 2021年中国节能减排技术分类TOP 8
图表 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新 发电领域
图表 发电技术科技企业技术实践及应用
图表 2020-2050年中国制氢技术结构
图表 制氢技术领域科技企业技术实践及应用
图表 储能技术的分类
图表 2020年中国储能技术市场应用格局
图表 “十四五”国家“储能与国家电网技术”重点专项-技术方向
图表 储能技术领域科技企业技术研发及应用
图表 储能技术领域科技企业、初创企业的技术实践情况
图表 CCUS技术领域科技企业技术及应用
图表 碳汇基本分类
图表 冠中生态、山东泉林生态修复领域特色技术
图表 中国碳中和核心突破-八大低碳前沿技术
图表 低碳前沿技术产业图谱一览
图表 低碳技术与各场景要素结合强弱示意图(越深表示结合度越强)
图表 低碳技术与交通要素结合强弱示意图
图表 低碳技术与建筑全生命周期结合强弱示意图
图表 低碳技术与 各要素结合强弱示意图
图表 低碳技术与园区各要素结合强弱示意图
图表 低碳技术与工业各要素结合强弱示意图
图表 低碳技术与消费各要素结合强弱示意图
图表 江苏省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达标水平(2021年版)
图表 2019-2020年中国可再生 消费量及产量(一)
图表 2019-2020年中国可再生消费量及产量(二)
图表 2021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再生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
图表 2020-2022年中国光伏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图表 2017-2021年中国光伏发电累计和新增装机容量变化情况
图表 2021-2030年不同类型光伏应用市场变化趋势
图表 2016-2021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
图表 2016-2021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图表 2019-2021年中国风力发电量趋势图
图表 2019年全国风力发电量数据
图表 2019年主要省份风力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比重情况
图表 2020年全国风力发电量数据
图表 2020年主要省份风力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比重情况
图表 2021年全国风力发电量数据
图表 2021年主要省份风力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比重情况
图表 2021年风力发电量集中程度示意图
图表 截止2021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分布图
图表 2021年全国十大风电装机省份排行
图表 2022年全国风电装机较多省份风电装机容量和设备利用小时
图表 2010-2020年风电上网电价情况
图表 2022年中国生物质能政策汇总
图表 2012-2021年中国生物质发电新增及累计装机容量
图表 2021年中国生物质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省份排名TOP5
图表 2021年中国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省份排名TOP5
图表 2016-2020年全国已投产生物质能发电项目数量
图表 2012-2020年中国生物质发电投资规模
图表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
图表 中国地热带分布图
图表 中国主要盆地地热资源量估算
图表 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探明地热资源量
图表 全国各地区探明地热资源可开采量比较
图表 2011-2020年中国地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规模
图表 2015-2021年我国浅层地热能增长情况
图表 北方主要省份中深层地热供暖面积
图表 不同温度地热能的应用领域
图表 2022年我国氢能产业相关政策
图表 2017-2021年中国氢气产量规模
图表 2020 -2060年中国氢能需求及预测
图表 2011-2020年水电装机及新增装机情况
图表 2015-2021年全国水力发电量
图表 2011-2020年6000千瓦及以上水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图表 2021年全国十大水电装机省份排行
图表 CCUS技术及主要类型示意图
图表 CCUS技术环节
图表 2019-2022年中国CCUS相关政策
图表 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路线图
图表 中国CCUS技术类型及发展阶段
图表 我国主要排放源已投运CCUS示范项目的捕集能耗
图表 我国主要排放源已投运CCUS示范项目净减排成本
图表 不同排放源的CO?避免成本
图表 中国CCUS项目分布
图表 我国当前百万吨级CCUS项目
图表 我国CCUS示范项目技术环节及细分的捕集源行业分布情况
图表 2025-2050年我国CCUS未来发展路径
图表 2021年各国NDC中CCS的地位
图表 2021年商业CCS设施按数量和总捕集能力分类
图表 2010-2021年商业CCS设施计划(按捕集能力)
图表 2021年处于开发阶段项目增长主要来源
图表 2020-2021年处于开发阶段的CCS设施
图表 实现1.5度目标排放量轨迹示意图
图表 气候雄心联盟参与者
图表 CCS被纳入国家长期战略
图表 全球各地的CCS网络
图表 中国典型CCS项目现状及其融资模式
图表 不同CCS技术的特点和成熟度
图表 中国可实现的CCS系统示意图
图表 IEA可持续发展情景
图表 项目风险影响CCS项目可获得的贷款额度
图表 适用于CCS投资的典型项目融资结构
图表 1974-2021年全球BECCS领域专利申请量年度变化趋势
图表 BECCS领域专利来源和受理国家/地区分布
图表 BECCS领域专利受理和来源国家/地区矩阵
图表 2002-2021年BECCS领域TOP10专利来源国家/地区年度申请情况
图表 BECCS领域TOP10专利来源国家/地区主要技术分布
图表 2007-2021年BECCS领域TOP10机构年度专利申请情况
图表 BECCS领域TOP10机构专利申请量与主要技术方向
图表 BECCS领域专利技术地图
图表 CCUS、BECCS及DACCS技术环节比较
图表 全球地质封存的BECCS项目分布
图表 石化化工重点行业能耗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
图表 部分高耗能产品综合能耗
图表 部分高耗电产品电耗
图表 石化行业碳中和技术探索
图表 石化行业碳中和技术路径主要技术成熟度
图表 CO2压裂与水力压裂产量对比
图表 CO2驱油开发效果评价标准
图表 原油制化学品技术路线
图表 有机废液旋流汽提及气流加速分级技术原理图
图表 石化行业VOCs处理工艺流程图
图表 电解水制氢工艺中各类能量转换效率与碳排放量
图表 生物质生产液体燃料的路线
图表 BECCS对CO2减排的贡献
图表 微藻的生物 与碳捕获和存储技术工艺示意图
图表 CO2制碳氢燃料的技术路径
图表 低碳技术综合评估优化模型
图表 综合评估模块指标评分标准
图表 情景设置及数据来源
图表 不同板块排放源占比
图表  结构调整关键技术评价结果
图表 油气开采板块减排贡献
图表 炼油化工板块减排贡献
图表 油品销售板块减排贡献
图表 乙烯原料及对应生产工艺技术路线汇总
图表 原油直接制烯烃技术突破
图表 传统乙烯生产环节节能减排技术
图表 1978-2020年原煤入选率和入选煤量
图表 2021中国煤炭企业50强前10家煤炭企业产业结构和主要技术布局
图表 我国煤炭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路线
图表 2016-2021年我国原煤产量及入选率
图表 煤层气钻井井型及应用效果
图表 煤层气各类钻井井型示意图
图表 煤层气完井技术发展现状示意图
图表 煤层气完井技术现状及应用效果
图表 煤层气压裂技术发展现状示意图
图表 煤层气压裂工艺/压裂液体系优缺点及应用效果
图表 煤层气排采技术现状及应用效果
图表 ECBM微型先导试验
图表 煤层气人工智能技术现状及应用效果
图表 煤层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示意图
图表 2020-2035年我国煤层气技术发展方向
图表 2020-2035年我国煤层气开发发展路线展望
图表 主要制氢技术介绍
图表 不同制氢技术的成本比较
图表 2020-2050年中国氢能供给结构变化
图表 2021年钢铁产业链绿色低碳好技术
图表 部分国内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专利申请情况
图表 国内外典型的高炉富氢冶炼应用案例
图表 Midrex工艺和HYL-Ⅲ工艺对比
图表 煤制气-气基竖炉工艺流程简图
图表 国内外典型钢铁企业电弧炉余热回收利用情况
图表 新型高效废钢预热式电弧炉对比情况
图表 国内外典型钢铁企业CO2捕集试验
图表 2030-206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
图表 2014-2020年我国氢能产量统计
图表 钢铁行业主要降碳工艺效果对比
图表 2017-2021年氢气炼钢相关政策汇总
图表 2019-2021年我国氢冶金技术发展进展
图表 2019-2021年我国氢冶金技术发展进展(续)
图表 不同喷吹量下高炉喷吹氢气的减排效果
图表 高炉富氢实际案例
图表 喷吹焦炉煤气的减排效果
图表 焦炉煤气喷吹量的经济效益
图表 气基竖炉还原主流工艺MIDREX和HYL的典型参数
图表 气基竖炉喷吹不同氢气比例的理论碳排放效果
图表 国内企业氢气炼钢实践
图表 1990-2019年各国电炉钢占比
图表 长/短流程能耗、电耗对比
图表 2007-2020年安赛乐米塔尔高炉流程和电炉流程吨钢碳排放
图表 不同钢铁流程吨钢碳排放
图表 2020年中钢协会员单位电炉技术经济指标
图表 CONSTEEL水平连续加料交流电弧炉
图表 Quantum电弧炉
图表 Ecoarc电弧炉
图表 2019-2022年中国电炉产能
图表 2014-2030年电炉钢、转炉钢和废钢消耗平衡表
图表 2016-2021年废钢价格和铁水成本对比
图表 部分电炉炼钢项目投资情况
图表 2002-2020年全球直接还原铁产量及粗钢料耗比重
图表 2011-2019年全球不同工艺模式直接还原铁产量占比
图表 不同直接还原铁炉能耗情况
图表 气基直接还原铁竖炉CO2排放情况
图表 海外气基直接还原铁竖炉投资情况
图表 中国氢冶炼项目直接还原铁竖炉情况
图表 2030年DRI需求和投资规模测算
图表 竖炉、链箅机——回转窑球团、带式焙烧机对比
图表 高炉填加不同球团比例下的碳排放、成本对比
图表 欧美部分钢厂球团应用情况
图表 2014-2020年高炉入炉品味与焦比
图表 2001-2020年烧结和球团工序能耗
图表 烧结和球团工艺污染物、温室气体排放对比
图表 2025年、2030年球团需求推算表
图表 部分带式焙烧项目投资情况
图表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情况
图表 水泥行业“十三五”SCR脱硝系统应用情况
图表 水泥行业低碳技术路径
图表 全球水泥行业CCUS主要技术及应用现状
图表 不同CO2捕集技术的经济性比较
图表 水泥生产流程图
图表 窑头窑尾烟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图表 水泥行业超低排放限值要求
图表 水泥窑及窑尾余热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
图表 水泥行业部分绩效分级指标
图表 2025-2060年各行业CCUS二氧化碳减排需求潜力
图表 海螺水泥低碳发展布局
图表 海螺水泥白马山碳捕集项目技术流程
图表 海螺水泥三级环境管理体系
图表 2017-2021年海螺水泥营业收入与碳排放
图表 2017-2021年海螺水泥碳强度与单位熟料碳排放
图表 2017-2021年海螺水泥污染物排放
图表 中国神华碳汇绩效
图表 “碳中和”愿景的技术路径
图表 “碳中和”愿景下的低碳科技发展趋势
图表 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源分布及对应捕集技术
图表 DAC技术流程示意图
图表 2010-2050年DAC成本评估及预测
图表 不同来源CO2捕集成本对比
图表 全球空气直接捕集CO2技术企业布局
图表 人工光合作用技术专利申请数量
图表 人工光合作用技术重大研究成果
图表 初创企业及科技企业人工光合作用相关技术专利
图表 可再生合成燃料不同制备方法比较
图表 “液态阳光”技术制备甲醇的路径
图表 “液态阳光”项目满负荷运行年效益
图表 可再生合成燃料技术企业布局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 及新 、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截至2021年底,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碳中和目标,但仍缺乏实现碳中和的技术条件。国内现有的大部分碳中和技术不成熟,无法支撑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1990-2000年,德国和美国环境技术发明占总发明的比重分别保持在9%和6%左右,而同一时期中国环境技术发明占比从12.5%下降至3.7%。从人均环境发明的数量来看,中国也显著低于德国和美国的水平,这说明中国在环境技术创新方面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快碳中和方向上的长远布局,阿里、百度、腾讯等公司陆续推出一系列净零排放目标和行动路线。作为国内互联网领域节能减排的先行企业,腾讯在自身碳中和技术方面不断进行突破的同时,始终秉持用开放共创的态度,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努力。在技术创新层面,腾讯努力对数据中心PUE优化和提升,通过使用最新一代的TBlock技术、AI、微网等不断提升数据中心绿色水平。在碳减排方面,采用包括CCUS技术、虚拟电场技术、新型的制冷涂料、高效制冷技术、燃料电池、新兴光伏技术等,全方位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2022年2月,腾讯正式宣布启动“净零行动”,提出立足自身排放特点和数字化技术优势,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净零排放;不晚于2030年,实现100%绿色电力的碳中和目标。

2023年8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印发通知,正式发布《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分2025、2030年两个阶段提出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的工作目标。2023年9月12日,科技部发布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目录的公告,共85项技术成果:水污染治理领域(18项)、大气污染治理领域(15项)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领域(23项)、土壤和生态修复领域(10项)、环境监测与监控领域(6项)、节能减排与低碳领域(13项) 。

在“碳中和”愿景下,我国碳排放趋势可分为达峰期、平台期、下降期和中和期。在达峰期,将集中于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并推动零碳技术、负碳技术进一步发展;在平台期和下降期,碳排放量显著下降,零碳技术将实现规模化应用,而负碳技术将广泛示范;在中和期,我国将实现低碳转型,而零碳、负碳技术将进一步推广应用,以支撑“碳中和”愿景的实现。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低碳技术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低碳技术的相关概念,接着分析了国内外低碳技术发展情况,然后对减碳、无碳、负碳技术做了深度解析,并对石化行业、煤炭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低碳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详实的分析。随后,报告对国内重点高耗能企业低碳技术布局及项目技术案例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工信部、财政部、中投产业研究院、中投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中国垃圾资源化产业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低碳技术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低碳技术相关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本报告目录与内容系 原创,未经 书面许可及授权,拒绝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谢谢!

如果报告内容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了解我们的报告定制服务>>

2023-2027年中国低碳技术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中投影响力

    资质荣誉 媒体合作 公司动态

    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员单位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员单位

    最具品牌价值行业门户最具品牌价值行业门户

    发改委十佳创新案例金典奖发改委十佳创新案例金典奖

    电子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电子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哈尔滨最佳项目策划智库单位哈尔滨最佳项目策划智库单位

    深圳市商业联合会会员单位深圳市商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珠海招商合伙人珠海招商合伙人

    重庆市产业招商联盟单位重庆市产业招商联盟单位

    
协办的济阳区(深圳) 协办的济阳区(深圳) "新 汽车产业"专题推介会

    
受邀为合肥市投促部门作机器人产业招商培训 受邀为合肥市投促部门作机器人产业招商培训

    
为珠海全市招商系统培训产业招商大脑获得圆满成功 为珠海全市招商系统培训产业招商大脑获得圆满成功

    
为汉中市作 为汉中市作"大数据招商、精准招商"培训

    
项目组赴安庆迎江经开区调研 项目组赴安庆迎江经开区调研

    湖州市吴兴区驻深办来访湖州市吴兴区驻深办来访

    河北邢台南宫市驻深领导赴
拜访河北邢台南宫市驻深领导赴 拜访

    
陪同广州某经开区领导赴外商协会治谈合作 陪同广州某经开区领导赴外商协会治谈合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ID :touziocn),回复""即可获取。

    知道了
    在线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