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扫码:
第一章 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基本介绍
1.1 聚酰亚胺(PI)相关概念
1.1.1 PI的定义
1.1.2 PI的性能
1.1.3 PI的分类
1.1.4 PI的应用
1.2 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相关概念
1.2.1 PI薄膜的定义
1.2.2 PI薄膜的厚度
1.2.3 PI薄膜的分类
第二章 2022-2024年全球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行业发展状况
2.1 全球PI薄膜行业发展现状
2.1.1 行业发展历程
2.1.2 市场规模分析
2.1.3 市场消费结构
2.2 全球PI薄膜市场竞争状况
2.2.1 市场竞争格局
2.2.2 电子级PI膜竞争
2.2.3 高性能PI膜竞争
2.2.4 重点企业产能
第三章 2022-2024年中国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行业发展综合分析
3.1 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产业链分析
3.1.1 产业链结构
3.1.2 产业链上游
3.1.3 产业链中游
3.1.4 产业链下游
3.2 中国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行业政策环境
3.2.1 行业主管部门
3.2.2 行业监管体制
3.2.3 行业相关政策
3.3 中国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行业发展综述
3.3.1 行业发展现状
3.3.2 细分市场结构
3.3.3 行业产能规模
3.3.4 市场需求总量
3.3.5 市场价格走势
3.3.6 行业面临挑战
3.4 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细分市场竞争状况
3.4.1 大陆参与竞争企业
3.4.2 大陆企业产能分布
3.4.3 细分市场竞争格局
3.4.4 企业应用领域比较
3.4.5 技术路径比较情况
3.5 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细分市场应用状况
3.5.1 电工PI薄膜
3.5.2 电子PI薄膜
3.5.3 功能性PI薄膜
3.5.4 柔性显示用CPI薄膜
第四章 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技术分析
4.1 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技术发展综述
4.1.1 PI薄膜基本性能
4.1.2 PI薄膜生产流程
4.1.3 PI薄膜生产设备
4.1.4 PI薄膜技术现状
4.1.5 PI薄膜技术难度
4.1.6 重点企业技术分析
4.2 PI薄膜合成工艺和路线
4.2.1 PI的合成方法
4.2.2 PI薄膜制备技术
4.2.3 PI薄膜技术指标
4.2.4 PI薄膜涂膜方法
4.2.5 流延成型技术研究
4.2.6 双轴定向法工艺
4.3 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专利分析
4.3.1 专利申请概况
4.3.2 专利技术分析
4.3.3 专利申请人分析
4.3.4 技术创新热点
4.4 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细分领域技术研究动态
4.4.1 柔性屏PI薄膜研究动态
4.4.2 PI膜制备石墨膜研究进展
4.4.3 功能型聚酰亚胺薄膜技术
4.4.4 航空航天线缆用PI薄膜研究
第五章 中国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应用领域分析
5.1 高速轨道交通领域
5.1.1 在轨道交通的应用
5.1.2 高铁运营里程总数
5.1.3 铁路机车拥有量
5.1.4 全国铁路机车产量
5.1.5 电力机车保有量
5.1.6 电力机车国产化
5.2 风力发电领域
5.2.1 风力发电产业链构成
5.2.2 全球风电装机容量
5.2.3 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
5.2.4 中国风电装机容量
5.2.5 风力发电机竞争格局
5.2.6 风电机组招标现状
5.2.7 风机技术路线对比
5.3 新半岛网页版下载App
汽车领域
5.3.1 驱动电机产业链
5.3.2 驱动电机成本结构
5.3.3 驱动电机装机规模
5.3.4 驱动电机竞争格局
5.3.5 驱动电机性能需求
5.3.6 驱动电机技术路径
5.3.7 驱动电机用绝缘材料
5.3.8 新半岛网页版下载App
汽车产销量
5.4 电工绝缘领域
5.4.1 电磁线产量分析
5.4.2 电磁线需求量分析
5.4.3 电磁线竞争格局
5.4.4 电磁线技术路线
5.5 FPC领域
5.5.1 FCCL应用现状分析
5.5.2 FCCL对PI薄膜需求
5.5.3 FPC产业链结构
5.5.4 FPC成本结构分析
5.5.5 FPC产值规模分析
5.5.6 COF产业链现状
5.6 消费电子领域
5.6.1 智能手机出货量
5.6.2 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
5.6.3 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
5.6.4 柔性OLED手机出货量
5.6.5 柔性OLED手机渗透率
第六章 2022-2024年国外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6.1 杜邦公司(DuPont de Nemours, Inc.)
6.1.1 企业发展概况
6.1.2 2022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6.1.3 2023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6.1.4 2024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6.2 日本东丽-杜邦(Dupont-Toray)
6.2.1 企业发展概况
6.2.2 2022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6.2.3 2023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6.2.4 2024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6.3 日本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Kaneka Corporation)
6.3.1 企业发展概况
6.3.2 2022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6.3.3 2023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6.3.4 2024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6.4 韩国PI尖端素材(PI Advanced Materials Co Ltd)
6.4.1 企业发展概况
6.4.2 企业产品特征
6.4.3 企业产能分析
6.4.4 2022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6.4.5 2023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6.4.6 2024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6.5 日本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6.5.1 企业发展概况
6.5.2 2022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6.5.3 2023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6.5.4 2024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第七章 2021-2024年中国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7.1 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1.1 企业发展概况
7.1.2 企业PI膜发展状况
7.1.3 经营效益分析
7.1.4 业务经营分析
7.1.5 财务状况分析
7.1.6 核心竞争力分析
7.1.7 公司发展战略
7.1.8 未来前景展望
7.2 达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2.1 企业发展概况
7.2.2 2022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7.2.3 2023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7.2.4 2024年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7.3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3.1 企业发展概况
7.3.2 经营效益分析
7.3.3 业务经营分析
7.3.4 财务状况分析
7.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7.3.6 公司发展战略
7.4 安徽国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7.4.1 企业发展概况
7.4.2 经营效益分析
7.4.3 业务经营分析
7.4.4 财务状况分析
7.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7.4.6 公司发展战略
7.4.7 未来前景展望
7.5 天津市天缘电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7.5.1 企业发展概况
7.5.2 经营效益分析
7.5.3 业务经营分析
7.5.4 财务状况分析
7.5.5 商业模式分析
第八章 中国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行业投资分析
8.1 中国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投资壁垒
8.1.1 技术壁垒
8.1.2 人才壁垒
8.1.3 资金壁垒
8.1.4 客户认证壁垒
8.2 中国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投资策略
8.2.1 行业所处阶段
8.2.2 企业投产分析
8.2.3 项目投资动态
8.3 瑞华泰嘉兴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项目
8.3.1 项目基本介绍
8.3.2 项目背景及目的
8.3.3 项目的可行性
8.3.4 项目的必要性
8.3.5 项目投资概算
8.3.6 项目实施进度
8.3.7 项目经济效益
8.4 国风新材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
第九章 2025-2029年中国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9.1 中国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行业发展展望
9.1.1 行业发展趋势
9.1.2 行业发展方向
9.1.3 行业发展机遇
9.1.4 行业应用前景
9.2 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技术发展方向
9.2.1 低温合成聚酰亚胺
9.2.2 薄膜轻薄均匀化
9.2.3 低介电常数材料
9.2.4 透明聚酰亚胺
9.2.5 可溶性PI薄膜
9.2.6 黑色PI薄膜
9.2.7 低膨胀PI薄膜
9.3 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对2025-2029年中国PI薄膜行业预测分析
9.3.1 2025-2029年中国PI薄膜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9.3.2 2025-2029年中国PI薄膜行业需求规模预测
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 Film,PIF),也称PI薄膜,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高分子聚合物薄膜,是由PAA溶液流涎成膜后,再经亚胺化制成。PI薄膜呈琥珀色,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化学稳定性以及很高的耐辐照、耐腐蚀、耐高低温性能,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超级工程高分子材料之一,被誉为“黄金薄膜”,与碳纤维、芳纶纤维并称为制约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三大瓶颈性关键高分子材料之一。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国内市场对聚酰亚胺(PI)薄膜的需求持续增加,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2021年,我国聚酰亚胺薄膜市场需求量达到1.5万吨,价格定位也从2011年的85.4万元/吨下降至2021年的65.0万元/吨。近年来,国内专业制造商加速发展,国产化聚酰亚胺(PI)薄膜逐渐实现进口替代,其中,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销量的全球市场占比约4%,标志国产PI薄膜正式跨入全球竞争行列。目前我国电子级PI薄膜与电工级PI薄膜整体消费量相当,未来随着电子显示、柔性印刷电路(FPC)和导热石墨膜等电子级应用领域的快速增长,电子级PI薄膜消费量规模进一步增大。
政策利好助力我国PI薄膜行业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高性能PI薄膜的技术突破及国产化。自2011年起,中国相继推出相关发展规划和指导目录,PI薄膜多次被列入国家“关键战略材料”,PI薄膜成为我国加快培育和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补助力度也逐渐加大。《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指出,在“关键战略材料”之“三、先进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示材料”明确列示“柔性显示盖板用透明聚酰亚胺”。
新产能投放加速,PI薄膜行业进入国产化替代黄金时期。政策扶持叠加下游需求利好,国内企业开始发力高端PI薄膜产品。从2017年开始,PI薄膜广阔的市场前景及国内产业现状引起众多企业及资本的关注,陆续有PI膜下游的上市公司进行行业向前一体化整合,在资本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的下游企业正在布局高性能PI膜行业。未来几年,随着国内新建PI薄膜生产线量产,国内PI薄膜产能及技术水平与国际PI薄膜巨头差距有望进一步减小。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九章。首先介绍了PI薄膜的基本概念等,接着分析了全球及中国PI薄膜产业的发展现状。然后,报告分别对PI薄膜的技术、PI薄膜的应用领域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接下来,报告分析了PI薄膜的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并对国内外重点PI薄膜企业的经营状况作出了分析。最后,报告对中国PI薄膜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工信部、中投产业研究院、中投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产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聚酰亚胺薄膜(PI薄膜)产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