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扫码:
第一章 军民融合产业相关概述
1.1 军工行业基本介绍
1.1.1 军工行业定义
1.1.2 军工行业基本分类
1.1.3 军工行业市场主体
1.2 军民融合定义及内涵
1.2.1 军民融合定义
1.2.2 相关概念解释
1.2.3 军民融合内涵分析
1.2.4 军民深度融合标志
1.2.5 军民融合管理体系
1.3 军民融合发展范围
1.3.1 军民技术融合
1.3.2 军民企业融合
1.3.3 军民需求融合
1.3.4 军民制度融合
第二章 2022-2024年世界军民融合产业运行状况及经验借鉴
2.1 世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状况
2.1.1 产业发展动因
2.1.2 市场发展特点
2.1.3 产业技术成果
2.1.4 发展态势分析
2.2 美国军民融合发展状况剖析
2.2.1 军民融合发展阶段
2.2.2 军民融合发展路径
2.2.3 军工企业发展解析
2.2.4 军民融合发展经验
2.3 世界军民融合发展典型模式分析
2.3.1 “军民一体化”模式
2.3.2 “先军后民”模式
2.3.3 “以民掩军”模式
2.3.4 “以军带民”模式
2.4 世界军民融合发展经验借鉴
2.4.1 制定规划有效实施
2.4.2 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2.4.3 构建军民合作关系
2.4.4 构建完善法规制度
第三章 2022-2024年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3.1 军民融合政策环境
3.1.1 顶层战略设计
3.1.2 中央政策解析
3.1.3 军委政策分析
3.1.4 国防军工政策
3.1.5 行业改革政策
3.1.6 产业相关政策
3.2 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
3.2.1 发展历程分析
3.2.2 产业发展架构
3.2.3 市场发展现状
3.2.4 市场规模分析
3.2.5 市场参与主体
3.2.6 发展模式构建
3.2.7 地区军民融合
3.2.8 专利申请数量
3.2.9 资产证券化进展
3.3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现存问题
3.3.1 在思想观念层面
3.3.2 在法制建设层面
3.3.3 在政策执行层面
3.3.4 在市场需求层面
3.3.5 在产业融合方面
3.4 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3.4.1 加强金融支持策略
3.4.2 建立并完善发展机制
3.4.3 构建政策支持体系
3.4.4 打造经济资源内循环
3.4.5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第四章 2022-2024年军民融合发展配套改革措施深度分析
4.1 军工科研院所改制
4.1.1 科研院所改制概述
4.1.2 科研院所改制意义
4.1.3 科研院所改制内容
4.1.4 科研院所改制方向
4.1.5 科研院所改革经验
4.1.6 科研院所改革路径
4.2 军工集团改革
4.2.1 军工集团主体概述
4.2.2 军工集团公司制改革
4.2.3 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
4.2.4 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
4.3 装备采购制度及价格体系改革
4.3.1 装备采购定价议价制度基本内涵
4.3.2 装备采购定价议价制度改革历程
4.3.3 装备采购与价格管理相关规定
4.3.4 军品定价与采购机制改革重点
第五章 2022-2024年军民融合主要领域发展状况分析
5.1 军民融合军转民发展
5.1.1 军转民主要方式
5.1.2 军转民主要方向
5.1.3 军转民重点项目
5.1.4 军转民企业分析
5.1.5 军转民技术评价
5.1.6 军转民发展差距
5.1.7 军转民发展对策
5.1.8 军转民发展前景
5.2 军民融合民参军发展
5.2.1 民参军准入环境
5.2.2 民参军涉及领域
5.2.3 民参军市场主体
5.2.4 民参军企业规模
5.2.5 民参军专利分类
5.2.6 民参军竞争优势
5.2.7 民参军限制因素
5.2.8 民参军融资需求
5.2.9 民参军企业风险
5.2.10 民参军市场空间
5.3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
5.3.1 协同发展背景
5.3.2 协同创新主体
5.3.3 协同创新实践
5.3.4 协同发展模式
5.3.5 技术协同创新
5.3.6 发展案例分析
5.3.7 协同创新困境
5.3.8 协同创新建议
第六章 2022-2024年主要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分析
6.1 航空工业军民融合
6.1.1 美国航空军民融合发展经验
6.1.2 中国航空发动机军民融合
6.1.3 中国航空军事物流军民融合
6.1.4 中国航空投送军民融合发展
6.1.5 中国航空应急救援军民融合
6.1.6 中国航空军机维修军民融合
6.2 航天工业军民融合
6.2.1 全球航天工业军民融合现状
6.2.2 中国航天工业军民融合意义
6.2.3 中国航天军民融合发展历程
6.2.4 中国航天军民融合发展需求
6.2.5 中国航天军民融合发展现状
6.2.6 中国航天企业军民融合发展
6.2.7 中国航天军民融合发展问题
6.2.8 中国航天军民融合发展举措
6.3 船舶工业军民融合
6.3.1 船舶工业运行情况
6.3.2 军民融合发展基础
6.3.3 军民融合标准化现状
6.3.4 军民融合市场需求分析
6.3.5 军民融合企业发展特点
6.3.6 军民融合地区发展典型
6.3.7 军民融合市场发展前景
6.4 武器装备军民融合
6.4.1 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基本内涵
6.4.2 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实现形式
6.4.3 武器装备军民融合需求分析
6.4.4 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发展优势
6.4.5 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发展经验
6.4.6 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发展困境
6.4.7 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发展建议
6.4.8 武器装备军民融合发展方向
6.5 电子信息产业军民融合
6.5.1 军民融合必要性
6.5.2 军民融合现状分析
6.5.3 卫星通信军民融合历程
6.5.4 卫星通信军民融合模式
6.5.5 卫星通信军民融合现状
6.5.6 卫星通信军民融合规划
6.5.7 产业军民融合现存问题
6.5.8 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对策
6.6 电磁频谱军民融合
6.6.1 电磁频谱管理的主要意义
6.6.2 电磁频谱管理军民融合必要性
6.6.3 电磁频谱管理军民融合的特征
6.6.4 国外频谱管理军民融合发展概述
6.6.5 俄罗斯军民电磁频谱管理发展经验
6.6.6 电磁频谱管理军民融合路径规划
6.6.7 电磁频谱管理军民融合发展对策
6.7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
6.7.1 北斗导航军民融合
6.7.2 新材料军民融合
6.7.3 无人机军民融合
6.7.4 核工业军民融合
第七章 2022-2024年主要区域军民融合发展状况分析
7.1 重点省市军民融合发展
7.1.1 湖南省
7.1.2 湖北省
7.1.3 江西省
7.1.4 山西省
7.1.5 陕西省
7.1.6 其他省市
7.2 军民融合典型产业基地
7.2.1 军民结合•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7.2.2 军民融合(航天)•陕西西安市
7.2.3 军民结合(航空)•陕西汉中航空产业园
7.2.4 军民结合•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
7.2.5 军民结合(民用航天)•上海闵行区
7.2.6 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
第八章 2021-2024年军民融合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8.1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8.1.1 企业发展概况
8.1.2 经营效益分析
8.1.3 业务经营分析
8.1.4 财务状况分析
8.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8.1.6 公司发展战略
8.1.7 未来前景展望
8.2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8.2.1 企业发展概况
8.2.2 经营效益分析
8.2.3 业务经营分析
8.2.4 财务状况分析
8.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8.2.6 公司发展战略
8.2.7 未来前景展望
8.3 中兵红箭股份有限公司
8.3.1 企业发展概况
8.3.2 经营效益分析
8.3.3 业务经营分析
8.3.4 财务状况分析
8.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8.3.6 公司发展战略
8.3.7 未来前景展望
8.4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8.4.1 企业发展概况
8.4.2 经营效益分析
8.4.3 业务经营分析
8.4.4 财务状况分析
8.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8.4.6 公司发展战略
8.4.7 未来前景展望
8.5 北方导航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8.5.1 企业发展概况
8.5.2 经营效益分析
8.5.3 业务经营分析
8.5.4 财务状况分析
8.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8.5.6 公司发展战略
8.5.7 未来前景展望
第九章 2022-2024年军民融合产业投融资状况分析
9.1 军民融合投融资分析
9.1.1 投资规模
9.1.2 产业基金
9.1.3 并购情况
9.1.4 IPO情况
9.2 “民参军”投资模式分析
9.2.1 生产经营
9.2.2 管理经营
9.2.3 资产经营
9.3 军民融合引入风险投资分析
9.3.1 引入风险投资意义
9.3.2 弱化民企参军障碍
9.3.3 市场应用手段成熟
9.3.4 风险投资模式构建
9.4 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对军民融合投资价值评估及分析
9.4.1 投资价值综合评估
9.4.2 市场进入时机判断
9.4.3 市场投资前景分析
9.4.4 行业投资壁垒分析
9.5 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对中国军民融合投资风险分析
9.5.1 军民融合项目风险
9.5.2 行业投资成本前置
9.5.3 信息不对称风险大
9.5.4 产业融资存在问题
9.5.5 “民参军”投资风险
9.6 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对中国军民融合投资发展建议
9.6.1 军民融合项目风控策略
9.6.2 军民融合产业融资建议
9.6.3 军转民投融资的必要性
9.6.4 “军转民”领域投资建议
9.6.5 “民参军”领域投资建议
9.7 军民融合项目投资动态分析
9.7.1 光威复材军民融合项目
9.7.2 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项目
9.7.3 海事系统军民融合基建项目
9.7.4 黑河首个军民融合项目
第十章 2025-2029年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0.1 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0.1.1 军民融合势在必行
10.1.2 军民融合整体趋势
10.1.3 社会资本参与趋势
10.1.4 重点领域发展趋势
10.1.5 新兴领域发展前景
10.1.6 法治保障建设趋势
10.2 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对2025-2029年中国军民融合发展预测分析
10.2.1 2025-2029年中国军民融合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10.2.2 2025-2029年中国军民融合产值规模预测
图表目录请咨询客服
军民融合是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军民融合主要分为三层含义:一是“军转民”,就是军事技术在民间的使用;二是“民参军”,即民营主体参与军工市场(同时也包含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投资建设领域,民营企业有序参与军工企业的改组改制);三是军民协同,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是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
大力发展军民结合型产业,以船舶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军工企业,在军工技术向民用产业转化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22年中国军民融合行业产值约为4.59万亿元,其中军用领域产值为0.61万亿元,民用领域产值为3.98万亿元。
我国政策也始终不断加码,“力挺”军工发展。2024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军工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中,2024年9月2日,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分别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正在筹划由中国船舶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从两“船”合并引申来看,军工行业未来有望对内保持适度竞争,对外拧成一股绳,未来军贸出口也有望减少国内竞争,军贸市场广阔且军贸的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自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各种规模的地方级、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基金纷纷成立。未来,受益于国家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两大产业模式的优势互补,我国军民融合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军工产业市场化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军民融合产业的概念与内涵以及国外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现状;然后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军民融合产业的政策环境、现状及多个领域的发展状况,然后详细阐述了航天、航空、船舶、武器装备、电磁频谱等领域军民融合情况;随后,报告对军民融合产业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重点区域分析、产业基地分析及企业分析等等;最后,报告对中国军民融合产业的投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及趋势进行了详尽解析。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世界银行、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中国军事科学院、民航总局、中投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中心、中投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军民融合产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军民融合产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