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400 008 0586; 0755-82571568
微信扫码:
第一章 互联网金融相关概述
1.1 互联网金融相关概念界定
1.1.1 互联网
1.1.2 金融
1.1.3 互联网金融
1.2 互联网金融具体介绍
1.2.1 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1.2.2 互联网金融的功能
1.2.3 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1.3 互联网金融的模式
1.3.1 众筹
1.3.2 P2P网贷
1.3.3 第三方支付
1.3.4 数字货币
1.3.5 大数据金融
1.3.6 信息化金融机构
1.3.7 互联网金融门户
第二章 2022-202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环境
2.1 经济环境
2.1.1 国际宏观经济表现
2.1.2 中国宏观经济概况
2.1.3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1.4 对外贸易情况分析
2.1.5 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2.2 金融环境
2.2.1 货币市场规模
2.2.2 债券市场运行
2.2.3 市场融资格局
2.2.4 银行运行分析
2.2.5 股票市场状况
2.2.6 对外开放程度
2.2.7 金融市场改革
2.3 互联网环境
2.3.1 互联网普及率现状分析
2.3.2 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发展
2.3.3 互联网金融消费习惯分析
2.3.4 互联网金融技术分析
2.4 监管环境
2.4.1 市场监管综述
2.4.2 行业监管要点
2.4.3 行业指导意见出台
2.4.4 行业监管政策趋严
2.4.5 行业监管体系构建
第三章 2022-2024年国内外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分析
3.1 2022-2024年全球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分析
3.1.1 行业发展历史溯源
3.1.2 行业基本业态介绍
3.1.3 行业风险投资状况
3.1.4 行业监管经验借鉴
3.1.5 行业典型案例解析
3.2 2022-202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分析
3.2.1 行业发展历程
3.2.2 行业发展现状
3.2.3 市场竞争格局
3.2.4 企业加快布局
3.2.5 行业发展逻辑
3.2.6 行业创新思路
3.3 2022-2024年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发展分析
3.3.1 大数据金融战略实施的必要性
3.3.2 大数据助力互联网金融的创新
3.3.3 大数据提升互联网金融风控能力
3.3.4 大数据对金融行业带来的改变
3.3.5 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的开放性
3.3.6 大数据与互联网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3.3.7 大数据与互联网对风控带来的变革
3.4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3.4.1 行业商业模式总析
3.4.2 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3.5 中国互联网金融区域发展状况分析
3.5.1 北京市
3.5.2 上海市
3.5.3 深圳市
3.5.4 广州市
3.5.5 广东省
3.5.6 浙江省
3.6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问题分析
3.6.1 行业制约因素
3.6.2 行业突出问题
3.6.3 行业面临威胁
3.6.4 行业面临挑战
3.7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对策
3.7.1 打造产业生态链
3.7.2 防止业务风险蔓延
3.7.3 推动形成行业自律
3.7.4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3.7.5 出台国家法律法规
第四章 2022-202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证券发展状况分析
4.1 互联网证券市场基本概述
4.1.1 互联网证券的内涵
4.1.2 互联网证券的特点
4.1.3 互联网证券的模式
4.1.4 互联网证券的影响
4.2 2022-2024年中国互联网证券行业发展分析
4.2.1 行业发展进程分析
4.2.2 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4.2.3 行业监管状况分析
4.2.4 行业发展模式分析
4.2.5 企业加快行业布局
4.2.6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3 券商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深度分析
4.3.1 券商开展互联网业务的优劣势
4.3.2 适合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券商
4.3.3 券商开展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挑战
4.3.4 券商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路径探索
4.3.5 证券行业将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4.3.6 证券移动互联平台建设趋势加强
第五章 2022-202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银行发展状况分析
5.1 互联网银行基本概述
5.1.1 互联网银行的内涵
5.1.2 互联网银行的分类
5.1.3 互联网银行的特点
5.1.4 互联网银行的功能
5.2 2022-2024年中国互联网银行行业发展分析
5.2.1 电子银行发展形势分析
5.2.2 电子银行运行现状分析
5.2.3 四大行布局“互联网+”
5.2.4 五大行互联网战略动态
5.2.5 互联网银行的技术支撑
5.3 中国互联网银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5.3.1 新的竞争对手入侵
5.3.2 替代品的威胁
5.3.3 买方议价的能力
5.3.4 卖方议价的能力
5.3.5 现存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5.4 中国互联网银行主要商业模式分析
5.4.1 纯互联网银行
5.4.2 商业银行自建平台
5.4.3 第三方互联网银行平台
5.5 2022-2024年中国手机银行行业发展分析
5.5.1 手机银行市场发展态势
5.5.2 企业布局手机银行市场
5.5.3 手机银行业务渗透率分析
5.5.4 手机银行个人用户发展情况
5.5.5 手机银行个人用户使用情况
5.5.6 手机银行企业用户现状分析
第六章 2022-202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发展状况分析
6.1 互联网保险基本概述
6.1.1 互联网保险的定义
6.1.2 互联网保险的核心
6.1.3 互联网保险的支柱
6.1.4 互联网保险产业链
6.1.5 互联网保险的监管
6.2 2022-2024年中国互联网保险市场发展分析
6.2.1 行业政策环境
6.2.2 行业发展历程
6.2.3 市场发展规模
6.2.4 市场发展结构
6.2.5 细分市场现状
6.2.6 市场创新情况
6.2.7 商业模式分析
6.3 中国互联网保险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6.3.1 新进入者的威胁
6.3.2 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
6.3.3 客户的议价能力
6.3.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6.3.5 竞争的激烈度
6.4 中国互联网保险主要运营模式分析
6.4.1 互联网保险公司组织架构
6.4.2 互联网保险公司业务模式
6.4.3 互联网保险公司盈利模式
6.4.4 运营模式未来发展形势
6.5 2022-202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保险市场发展分析
6.5.1 发展优势分析
6.5.2 行业发展形势
6.5.3 商业模式创新
6.5.4 营销模式创新
6.5.5 行业机遇与挑战
第七章 2022-2024年中国其他互联网金融细分市场发展分析
7.1 众筹市场
7.1.1 国内外典型众筹平台
7.1.2 中国众筹市场运行状况
7.1.3 众筹在中国的主要模式分析
7.1.4 中国互联网众筹行业结构分析
7.1.5 中国股权众筹的监管规范分析
7.1.6 中国众筹平台发展的瓶颈及原因
7.1.7 众筹模式的法律风险及规避策略
7.1.8 中国众筹行业未来挑战与机遇
7.2 第三方支付市场
7.2.1 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产生与创新
7.2.2 第三方支付总体状况
7.2.3 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
7.2.4 第三方支付业务范围
7.2.5 第三方支付公司发展
7.2.6 第三方支付牌照收购状况
7.2.7 第三方移动支付格局
7.3 数字货币市场
7.3.1 数字货币基本介绍
7.3.2 全球数字货币市场发展
7.3.3 中国数字货币政策发布
7.3.4 中国数字货币应用情况
7.3.5 中国数字货币企业布局
7.3.6 中国数字货币发展机遇
7.3.7 中国数字货币发展风险
7.4 (移动)互联网基金市场
7.4.1 美国互联网货币基金发展启示
7.4.2 中国互联网基金行业发展现状
7.4.3 政府将规范互联网销售基金规则
7.4.4 中国互联网货币基金发展建议
7.4.5 中国互联网基金行业发展趋势
第八章 2021-202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金融重点企业经营分析
8.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8.1.1 企业发展概况
8.1.2 企业经营状况
8.1.3 互联网金融业务
8.1.4 互联网金融发展
8.2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8.2.1 企业发展概况
8.2.2 企业经营状况
8.2.3 互联网金融业务
8.2.4 互联网金融发展
8.3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8.3.1 企业发展概况
8.3.2 企业经营状况
8.3.3 互联网金融业务
8.3.4 互联网金融发展
8.4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8.4.1 企业发展概况
8.4.2 经营效益分析
8.4.3 业务经营分析
8.4.4 财务状况分析
8.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8.4.6 互联网金融发展
8.4.7 公司发展战略
8.4.8 未来前景展望
8.5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8.5.1 企业发展概况
8.5.2 经营效益分析
8.5.3 业务经营分析
8.5.4 财务状况分析
8.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8.5.6 互联网金融发展
8.5.7 公司发展战略
8.5.8 未来前景展望
第九章 2022-202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投融资状况分析
9.1 2022-202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投融资现状
9.1.1 投融资特点
9.1.2 投融资规模
9.1.3 投资融机构状况
9.1.4 上市公司投资动态
9.1.5 细分领域分析
9.1.6 区域市场状况
9.1.7 行业投融资风口
9.1.8 投融资发展趋势
9.2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投资机遇
9.2.1 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投资机遇
9.2.2 风投青睐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类型
9.2.3 普通投资者的互联网金融投资机遇
9.2.4 不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投资价值
9.2.5 众筹金融市场成为市场新热点
9.2.6 财务管理类APP获资本青睐
9.3 中国互联网金融业主要投融资壁垒分析
9.3.1 品牌推广壁垒
9.3.2 准入和经营资质壁垒
9.3.3 技术壁垒
9.4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投融资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
9.4.1 安全风险
9.4.2 技术风险
9.4.3 其他风险
9.4.4 风险防范
9.5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9.5.1 规避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建议
9.5.2 互联网金融投资考虑的因素
9.5.3 互联网基金的投资策略建议
第十章 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对2025-2029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0.1 全球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10.1.1 发展趋势较好的几个方面
10.1.2 “科技+金融”成为主要趋势
10.1.3 大数据将全面应用于用户征信
10.2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0.2.1 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10.2.2 网络理财发展趋稳
10.2.3 区块链创新发展趋势
10.2.4 消费金融成发展热点
10.2.5 科技保险加速发展
10.3 中国互联网金融细分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
10.3.1 中国互联网保险市场预测
10.3.2 互联网证券市场发展前景
10.3.3 众筹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10.4 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对2025-2029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预测分析
10.4.1 2025-2029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影响因素分析
10.4.2 2025-2029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预测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及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开始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以互联网(目前主要是Web 2.0)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搜索引擎、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会化网络和数据挖掘等相结合的新兴领域。
2020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受宏观经济和疫情影响呈现疲软。2023年,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逆势增长,放款规模达27.5万亿元,同比增长30.95%,余额增至8.6万亿元,同比增长38.71%。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大个人信用贷款投放,尤其是消费金融公司,以其灵活性实现快速扩张。监管对24%-36%利率区间的模糊界定,促使部分平台积极投放相应产品,共同推动了行业增长。
2022年7月12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从履行贷款管理主体责任、强化信息数据管理、完善贷款资金管理、规范合作业务管理、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和自主风控要求。2023年8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研制的《互联网金融 个人网络消费信贷 信息披露》《金融行业开源软件测评规范》《互联网金融智能风险防控技术要求》《互联网金融 个人身份识别技术要求》等4项金融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相关概念,特征、优势、功能及模式等,接着分析了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环境,然后重点剖析了国内外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状况。随后,报告详细解析了中国(移动)互联网证券市场、(移动)互联网银行市场、(移动)互联网保险市场及其他细分市场的发展状况,并对互联网金融重点企业进行了细致的透析。最后,重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投资状况,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科学的预测。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投产业研究院、中投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金融工作委员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报告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互联网金融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