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进入移动医疗步伐加快
近日,互联网巨头进入移动医疗的步伐越来越快。微信进入可穿戴设备,旨在收集用户健康数据,2014年7月初开始,iHealth、华为荣耀、乐心(Lifesense)和咕咚(Codoon)四家运行微信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制造商已开始发售微信版手环。百度则会和北京市政府合作,联手移动医疗设备厂商和服务商,针对普通用户推出健康云服务。
两大互联网巨头进入移动医疗,都冲着平台的价值而去。目前移动医疗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市场都很分散,产品繁多,差异化不明显,数据互通能力差,很多硬件厂商开发专门的App配合产品,导致用户在使用中需要安装多个软件。
未来的趋势是,在用户方,无论购买了什么品牌的设备,只需要通过一个大平台整合和管理数据。而在平台提供方,可以收集全方位的健康信息,为未来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打下基础。
这意味着很多小厂商的App会消亡,融入大平台成为一种趋势。虽然硬件的选择仍然可能比较多,但在后端数据处理和服务上却可能越来越集中,用户可能只需要通过一个平台就可以上传不同可穿戴设备的数据,而不需要为血糖仪、血压计或者体重称单独安装App。
这种App的集中化整合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方面主要是两点。首先是用户使用的方便程度大大提高,同时有利于产品的再传播。类似微信的社交平台具备的私密社交、朋友转发和评论功能非常有利于移动医疗产品的再次传播,对于营造移动健康社区也非常有帮助,可以提高用户黏度。
其次则是数据的集中有利于分析和应用。目前市场上来自消费端的移动医疗数据非常多,但很分散,不连续,不利于数据应用。平台带来的数据融合对整个行业都有积极意义。这种融合有利于把数据统一起来,只有持续的数据才有分析价值。虽然中国目前对移动健康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只是处于试水阶段,如何正确解读数据是一个挑战,但数据的整合有利于整个行业为摸索大数据应用找出一条道路。
但是这种集中化的弊端也同样存在。首先,一旦接入平台,就必须有很多方面需要统一标准,这可能会对App的应用造成局限。App的集中虽然是一个巨大的趋势,但一些受欢迎程度比较高的产品仍然可能单独运行而不选择接入平台。
其次,平台本身对接纳不同移动医疗产品的过程需要时间。移动医疗在中国仍然是很新的事物,技术上做到能够融合不同服务商,为其提供统一平台的同时,也允许一些针对产品的个性化操作,这对平台自身的技术要求也很高,需要一个磨合过程。
- ·2014-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2014-2018年中国电子病历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2年中国医疗影像诊断设备调研报告
- ·2014年中国蜂王浆市场调研报告
- ·2014年中国一次性医疗器械行业调研报告
- ·2014年中国医用敷料市场调研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便携式医疗电子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0-2015年中国农村医疗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健康中国开启十万亿元盛宴 医疗服...
- ·"未来药店"模式或将中国实体药店...
- ·多家药商、药店GSP证书被撤销
- ·关于医药电商 地方性中小连锁还有...
- ·苏宁双11前牵手辉瑞制药 正品保健...
- ·2015年我国药品集中采购趋势预判...
- ·2015最新药品注册数据分析 化学药...
- ·2014年全球畅销药Top50及国产竞品...
- ·2015年上半年药品零售市场解析
- ·阿里健康试图改变零售药店业态 凭...
- ·何金明的人人乐神话
- ·雷菊芳的藏药传奇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孙广信缔造“广汇神话”
- ·从微软到谷歌:李开复的传奇人生
- ·电解铝大王”史跃武
- ·徐航:打造迈瑞医疗王国
- ·“焦炭大王”贾延亮
- ·蓝伟光:玩转“三达膜”术
- ·四川“焦炭大王”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