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青龙 产业园 泸州 医药

青龙产业园医药产业成“黑马”

2013-05-14 中国医药投资网
 
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提示:近日,泸县青龙产业园正式升格为泸州医药产业园,成为泸州医药产业的核心载体,也成为泸州开放合作突破的样板之一。

  近日,泸县青龙产业园正式升格为泸州医药产业园,成为泸州医药产业的核心载体,也成为泸州开放合作突破的样板之一。

  与新加坡牵手

  说其是样板,原因一在于泸县青龙产业园成功与“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联姻”,开展了国际合作。2012年,泸县邀请国际一流的规划咨询公司——新加坡裕廊国际“操刀”该县规划设计,就是希望描绘“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

  提起裕廊国际,可能一些读者不熟悉。但提起苏州工业园、重庆两江新区,就耳熟能详了。苏州工业园、重庆两江新区建设规划设计就是裕廊国际的作品。据介绍,裕廊国际设计理念讲究适度超前投入,建设高水准的“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工业园区里厂房、办公区、生活区合理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在500米的范围内每个点,都有商业、医疗等配套设施,居民不用开车,就可以享受城市功能的方便。加之城市生活交通和工业运输交通分流,减少了城市交通的拥堵。

  为了提升泸县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档次和品位,促进泸县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泸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泸县已与裕廊国际签订协议,让其在泸县经济开发区青龙医药产业园“小试牛刀”。青龙医药产业园将构建集生产制药、科研孵化、养生保健、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产业特区”,计划3年内实现年产值50亿元,5年内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医药产业成“黑马”

  泸州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目标是,计划到2016年,主营收入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6.7%,高于任何一个产业的增长速度。从这个角度讲,泸州医药产业无疑是匹“黑马”。在医疗方面,泸州市拥有以“三甲”综合医院为代表的一批全国、全省知名医疗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四川更是久享盛名。泸州医疗卫生资源,仅次于成都,居全省第二,有较好的人才和资源优势。现已形成对川南、黔北、滇东、渝西等周边地区2000多万人的医疗服务辐射和吸纳能力。近年来,泸州依托丰富的医药资源、医药研发机构和医疗技术人才,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培育医药产业园区。现生物医药产业,就有落户泸县的科瑞德制药等重点企业。在2012年“泸州市(深圳)承接产业转移暨医药产业发展推介会”开幕前,香港贸易发展局深圳办事处代表陈绍彬,就对泸州医疗卫生事业问题很感兴趣。会议期间,泸州与20家医药产业相关企业重点客商进行了项目洽谈,其中有海王药业、修正药业、太极集团、葵花药业、三精药业等医药行业100强企业,有海普瑞药业、科伦药业、深圳创投、大中华国际集团等上市企业和跨国公司,泸州医药及相关产业类成功签约项目11个、投资总额达到36.6亿元,成为本次招商会收获最大的产业。

  形成产业集群

  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通过产业上下游之间,整体与零部件之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相互依存、衔接和空间上的合理组合,由此带来低成本和高效率。泸县举全县之力,重磅打造青龙医药产业园。在出台的《关于加快泸州青龙医药产业园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按照建设生态化、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医药产业园的发展思路,集中要素,整合资源,综合培育和开发以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保健品化妆品为主的医药产业,构建集生产制药、科研孵化、养生保健、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泸县产业发展“特区”。通过培育“特区经济”加快实现产业集聚;依托重点骨干企业整合带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最终形成产业集群。2012年,泸县在全市率先规划建设占地1万亩、生产区5000亩,集研发、生产、商贸、养生、旅游为一体的青龙医药集中发展区,并出台医药产业专项扶持政策,设立1亿元医药产业发展资金,举力培植医药产业。

  目前,泸县已发展医药企业6户,新签约引进医药企业12户,初步形成了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瑞德制药为代表的生物制药、全球最大金刚烷生产企业大洲化工为代表的化学原料药、川南最大中药材种植与饮片生产企业锦云堂药业为代表的现代中药生产体系。

  以科瑞德制药、锦云堂药业等企业为代表的现代制药产业成为泸县绿色发展的“龙头”。青龙医药产业园作为泸县工业转型的一个载体,承担着由“单打独斗”到“集群出击”,领跑泸县新兴产业的“引擎”作用。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