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分开初步成功
7月1日,人们在友谊医院医改政策咨询台向工作人员咨询医事服务费。当日,北京市在友谊医院试点医药分开。
感冒咳嗽,医院会开出多贵的药?
22.24元——这是友谊医院的刘大夫给出的答案。
不久前,感冒咳嗽的黄女士到友谊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刘大夫诊断黄女士为上呼吸道感染,并开了一盒痰咳净、一盒感冒清热颗粒,药费一共22.24元。
面对黄女士的疑惑,刘大夫解释,“您现在不用喝糖浆,颗粒类的药只吃一种就可以,已经开了3天的药量,够了。”
“没想到20多元就搞定了,以前到医院看感冒,怎么也得花两三百元。”黄女士感叹变化之快。
她可能也没想到,这个小变化的背后,是北京大力推行的医疗改革。
2011年4月25日,一个普通的春日上午,友谊医院门诊楼一层大厅里,患者穿梭、秩序井然,跟往常没什么两样。
这天,医院迎来了一队特殊的客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管医改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带领国务院医改办、卫生部、财政部、人社部、中宣部等各部委,来到北京友谊医院,实地考察调研北京市医改工作。
医改是世界难题,在北京,更难。
全国各地的人看病奔北京,让矛盾更加尖锐。去年,北京三级医院门诊总人次6000万,其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就达3000万人次,积淀了太久的问题,像是被厚厚的茧包裹着。
明确方向
副总理亲定北京试点
那一天,考察的人们看得认真,也问得仔细。
从预约挂号怎么取号、方不方便,到医保卡怎么实现实时结算,他们不仅听院方介绍,也问患者们的亲身感受。李克强还看了患者在自助服务区怎么自己打印检查结果。
随后,在与友谊医院的医护人员座谈时,李克强亲自确定北京为第17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这就是后来被媒体所称的公立医院改革“16+1”模式。
也是在这次座谈会上,李克强为还在摸索中前行的北京医改明确了方向。
友谊医院院长刘建坦言,以药养医大大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社会形象也受到影响,希望通过改革撕掉灰色标签,变成“以医养医”,“我们愿意大胆探索。”
方案破冰
北京开出特效“药方”
此后,李克强先后十几次对北京的医改举措作出批示,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关注北京医改,支持北京医改。
方向有了,但没有具体经验可以借鉴,破茧谈何容易?
“改革管理体制、建立运行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北京确定了公立医院改革的三驾马车。
2011年7月28日,北京114查号台,在纷繁的查询中人们听到了一种新的声音:
“您好,请问有什么能帮您的?”
“我要预约友谊医院心内科的号。”
“友谊医院,心内科是吗?好的,已经帮您预约成功,8月2日上午9点至10点……”
这是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启动全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从这一天起,百姓拨打114或登录统一预约挂号网站www.bjguahao.gov.cn即可预约所有上线医院的普通号、专科号和专家号号源。
预约挂号从表面上看是挂号方式的调整,而实际上是北京公立医院改革一个具象的切入点,是就医制度新模式的探索。预约挂号、双休日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主诊医师负责制、优化就诊流程,北京的公立医院改革,以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为切入点,下大气力解决当前患者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破除顽疾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北京的公立医院改革远不止于此。
2011年7月,市医院管理局挂牌,在“管办分离”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建立医管局是改革管理体制的第一步,此后北京又推出了一个新事物——医院理事会。理事会制度不是让医院更加市场化,而是更加公益化,因为参与医院决策的人中有了患者理事。
而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则是要破除延续几十年的以药养医的顽疾。今年7月1日,北京友谊医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试点医药分开,友谊医院从这天起取消药品加成,收取医事服务费。此举不仅给患者省了钱,还减少了药品的浪费。
北京医改的目标,是解决社区“看不好病”、低收入者“看不起病”、大医院“看不上病”三大难题。
前两个难题通过建立一张覆盖全市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打造一个覆盖全人群的医疗保障系统,已经基本完成。而大医院看不上病的问题,随着日益推进的公立医院改革也正在缓解中。
至此,一个思路清晰、制度设计完整的北京医改方案展现在公众面前。
效果初显
医药分开初步成功
今年9月,朝阳医院成为第二家医药分开试点医院。两家医院试点后的统计数据表明,门诊次均费用、次均药费、医保自付费用均下降;而百姓满意度、服务质量、医院收益全部三提升,医药分开试点取得初步成功。
医管局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医生服务的总体满意率为90.2%,88.4%的患者认为专家门诊的交流和解释时间比以前增加了。
“在全国17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中,北京是动了真格的。”
多年持续关注医改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对北京公立医院医改,尤其是医药分开评价颇高。她说,北京的公立医院改革是从体制、机制开始改,以药补医是目前医院存在的最大问题,北京市委市政府有这种魄力,触动最深层次的体制问题。
下一步北京要在21家市属三级医院继续推广医药分开试点,建立医疗、康复、护理相衔接的医疗服务链,要继续推进大医院带社区,让市民更信任社区,还要鼓励社会办医,吸引国际顶级医疗资源到北京。
- ·中国中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研究报告
- ·中国医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研究报告
-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研究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石斛行业投资热点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疫苗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诊断试剂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中药饮片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健康中国开启十万亿元盛宴 医疗服...
- ·"未来药店"模式或将中国实体药店...
- ·多家药商、药店GSP证书被撤销
- ·关于医药电商 地方性中小连锁还有...
- ·苏宁双11前牵手辉瑞制药 正品保健...
- ·2015年我国药品集中采购趋势预判...
- ·2015最新药品注册数据分析 化学药...
- ·2014年全球畅销药Top50及国产竞品...
- ·2015年上半年药品零售市场解析
- ·阿里健康试图改变零售药店业态 凭...
- ·何金明的人人乐神话
- ·雷菊芳的藏药传奇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孙广信缔造“广汇神话”
- ·从微软到谷歌:李开复的传奇人生
- ·电解铝大王”史跃武
- ·徐航:打造迈瑞医疗王国
- ·“焦炭大王”贾延亮
- ·蓝伟光:玩转“三达膜”术
- ·四川“焦炭大王”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