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外资药企

【新快报】外资药企发力中国基层医疗市场

2012-02-20 中国医药投资网
 
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提示:年增长率保持在20%的中国基层医疗市场正在不断吸引各大跨国药企,即便辉瑞等巨头已折戟在自建零售队伍这条路上,赛诺菲还是“义无反顾”地自建了基层医疗事业部。据悉,这是外资药企首次设立独立开拓县级医疗市场的业务部门。而除了自建队伍外,借力渠道优势与国内药企合作、销售外包也是目前主流方式。

  年增长率保持在20%的中国基层医疗市场正在不断吸引各大跨国药企,即便辉瑞等巨头已折戟在自建零售队伍这条路上,赛诺菲还是“义无反顾”地自建了基层医疗事业部。据悉,这是外资药企首次设立独立开拓县级医疗市场的业务部门。而除了自建队伍外,借力渠道优势与国内药企合作、销售外包也是目前主流方式。


  
  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昨日对记者表示,此前因文化差异,外资药企并不愿意与国内企业合作,而自建队伍成本又太高,所以销售外包是主要方式。但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外资药企一方面意识到基层医疗市场是座富矿,另一方面又受限于渠道下沉的艰难,所以逐渐与国内药企合作,或自建零售队伍。
  
  记者了解到,医改的推进改变了终端竞争格局,基层医疗市场正加速增长。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包括县级医院在内的基层医疗市场,规模达1699亿元,整体占比为18.7%。“与此同时,外资药企要面临专利到期的落寞,利润空间即将被压缩,他们不得不开辟新兴市场。”郭凡礼如是称。
  
  赛诺菲亚洲区及中国集团交流传媒总监严云青表示,该公司的基层医疗事业部目前覆盖的区域包括广东、江苏、浙江等9个省,规模超过200人,而且还将进一步扩充。
  
  不过,去年辉瑞、葛兰素史克等巨头则黯然解散基层医药营销队伍,辉瑞目前更采取与国内企业合作的方式来渗透该市场,默沙东也采取了同样的合作方式。对此,郭凡礼也坦言,与国内药企合作,利用国内药企与政府、当地医疗机构之间良好的渠道优势,这样容易事半功倍。但他也称,自建队伍虽然目前优势不是很大,但符合大趋势,未来回报率会很高。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