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联合博姿牵手南京医药 外资商业入华步伐渐紧
【慧聪制药工业网】 猜得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尾。
一度令外界猜疑无数的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医药”)重组日前诞生意想不到的结局:此前最不被看好的英国联合博姿笑到了最后。7月12日,南京医药发布“公司控股股东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医药集团’)与联合博姿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的公告”,宣告与联合博姿牵手。
暗藏国资力量博弈
公告显示,双方将通过联合博姿与南京医药集团合作,以联合博姿向其增资的方式,合资成立中外双方持股比例为75%∶25%的合资公司,促成联合博姿对南京医药的投资。联合博姿和南京医药集团合作的另外一种方式为:由南京医药集团推动,上市公司南京医药实施定向增发,引入联合博姿作为境外战略投资者。双方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一或综合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合作。
“这一合作事项仍处于意向性阶段,正式合作协议的签署及所涉交易事项的批准尚需经双方协商确定,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提交政府相关部门审批。”南京医药方面表示。此外,关于合作对象的唯一性,双方设定自意向书签署之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为双方唯一合作期。
公开资料显示,联合博姿及其关联企业为世界最大的医药经销与零售药店公司之一,拥有全球化的药品供应链系统,并提供药事管理和药品配送服务。而此前业界对联合博姿也并不陌生。2007年,联合博姿有限公司属下的联合美华有限公司与广州医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成立合资公司,联合美华通过受让股权及增资的方式取得合资公司50%的股权,交易价格约为5.45亿元人民币,最终的股权结构为广州药业和联合美华各50%。此合作一举成为当时我国医药商业领域最大的合资案,也被业界视为中国医药商业合资的重大突破,同时寄予无限期待。然而,随后几年广州医药的发展并未因此而出现较大提升,初时所构建的种种美好愿景也迟迟没有实现。有消息称,广州医药中外方股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公司的发展战略未达成一致意见。“50%对50%,这种股权结构注定是扯皮的。”有业内人士评价说。
此次联合博姿与南京医药的合作方式就明显区别于广州医药,但相似的是对前景的信心满满:本次合作是公司控股股东南京医药集团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创新业态,并与本公司现有药品分销及零售药店业务相结合,推动本土传统产业升级,更好地服务于医院、客户以及公司战略。若南京医药集团与联合博姿签署正式合作协议,该公司将在合作协议的范围内积极与联合博姿开展各个方面的合作。
与之相呼应的是,市场对此次合作的态度颇为积极,南京医药的股价在随后的交易日中出现强烈上涨。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此次南京医药与联合博姿的合作前景被看好,一方面是因为南京医药是国内第五大医药流通企业,公司的并购价值突出;另一方面,南京医药是国内药房托管业务的先行者,这与联合博姿的业务也有共通之处,因此双方的合作应该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而有观察人士认为,此前盛传的华润北药、国药控股最终被南京医药“舍弃”,是源于国资力量间的博弈权衡,“如果选择国控、上药、华润,且不考虑价格因素,被这几家并购、失去自主权的可能性更大。”这显然不是南京国资委所愿意看到的局面。
外资不曾放弃
2001年12月,中国叩开了WTO的大门。2004年12月11日,是中国政府兑现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开放医药分销市场的日子。
“狼来了!”一度是业内对于药品分销开放之后外资可能大举进入的恐慌表现。曾有主流观点认为,是政策壁垒保护了国内相对羸弱的医药商业,因此,中国医药业受加入世贸组织冲击最大的将是这一领域,甚至有悲观的论调认为,一旦市场开放,中国医药商业企业只有被收购这一条路可走。
事实证明,说“狼来了”其实为时过早,“目前我国的外资商业也仅仅处于萌芽状态;另一方面,外资商业进入国内也并非坏事,虽然其会抢占一部分国内医药商业企业的市场份额,但是国内医药商业企业也可以学习外资商业企业的管理制度以及服务模式,从而提升国内医药商业格局。”郭凡礼认为。
但外资商业的决心与野心显然并不限于此,从广州医药到南京医药,联合博姿的入华步伐一直在推进。在目前医药商业百强排名中,前五名依次是国药控股、上海医药、九州通、南京医药和广州医药,这意味着联合博姿已参股医药流通行业前五强中的两家企业。而就在数月前,联合博姿正式宣布成为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国际会员。联合博姿医药批发部执行总裁OrnellaBarra对此表示:“我们很高兴当选为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有史以来第一个国际会员。经过仔细研究中国政府关于医疗制度改革的宏伟计划,我们有信心与中央、地方政府,以及地方高品质的合作伙伴开展十分有效的合作,大力支持中国步入医药行业发展的新阶段。”这毫无疑问释放出一个信号,对于如何融入中国、如何实现本土化的探索,联合博姿一直没有放弃。
而这显然不是个案,去年12月,美国第二大医药流通巨头卡地纳健康集团(CardinalHealth)斥资4.70亿美元收购永裕医药。尽管这一举动并不太为业界所看好,但“医药流通巨头借道永裕入华”的决心已无需多言。
- ·中国中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研究报告
- ·中国医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研究报告
-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研究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石斛行业投资热点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疫苗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诊断试剂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中药饮片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健康中国开启十万亿元盛宴 医疗服...
- ·"未来药店"模式或将中国实体药店...
- ·多家药商、药店GSP证书被撤销
- ·关于医药电商 地方性中小连锁还有...
- ·苏宁双11前牵手辉瑞制药 正品保健...
- ·2015年我国药品集中采购趋势预判...
- ·2015最新药品注册数据分析 化学药...
- ·2014年全球畅销药Top50及国产竞品...
- ·2015年上半年药品零售市场解析
- ·阿里健康试图改变零售药店业态 凭...
- ·何金明的人人乐神话
- ·雷菊芳的藏药传奇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孙广信缔造“广汇神话”
- ·从微软到谷歌:李开复的传奇人生
- ·电解铝大王”史跃武
- ·徐航:打造迈瑞医疗王国
- ·“焦炭大王”贾延亮
- ·蓝伟光:玩转“三达膜”术
- ·四川“焦炭大王”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