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抗生素 药

各国抗生素类药滥用“流行”

2009-08-07 中国医药投资网
 
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提示:尽管发达国家的医疗主管部门都在设法限制抗生素类药品的滥用,但在过去的 20 年里,国际医药市场上抗生素(含其他各类抗菌药物如氟喹诺酮类等)销量仍在继续稳步上升。故在第 48 届世界医学年会上,与会医学专家纷纷指出,全球各地滥用抗生素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世界卫生组织已在全球 30 个国家的 150 家医学实验室建立了世界性耐药菌株监测网,以期及时发现和跟踪世界各地细菌耐药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指出: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每年给世界各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60 亿美元以上,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但 WHO 官员也承认:由于厂商追逐利润的本性以及厂 / 医之间早已结成牢固的利益链 ” 要想完全杜绝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近期不可能达到目标。目前惟一能做的呼吁各国医疗部门加强对医生的教育,尽量降低 “ 非必需抗生素使用 ” 处方频率。

    尽管发达国家的医疗主管部门都在设法限制抗生素类药品的滥用,但在过去的 20 年里,国际医药市场上抗生素(含其他各类抗菌药物如氟喹诺酮类等)销量仍在继续稳步上升。故在第 48 届世界医学年会上,与会医学专家纷纷指出,全球各地滥用抗生素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特别是一些开始富裕起来的第三世界国家,其抗生素滥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马来西亚:进口品速增

     以东南亚的石油国 — 马来西亚为例, 1993 年,马来西亚进口抗生素类药品比 1982 年增长了 100% 达 8500 万林吉特(林吉特为马来西亚的法定货币)而 2007 年,马来西亚进口抗生素类药品又比 1993 年增长了 150% 以上,其中半合成青霉素类药品占进口抗生素总量的 28% 据马来西亚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抗生素已占该国药品市场总销售额 14% 份额。作为非人口大国的马来西亚,正是全球抗生素市场繁荣兴旺的一个缩影。

     从抗生素类药品的品种上看,世界卫生组织( WHO 早在十几年前就制订了一份供各国卫生部门参照执行的常用基本药物目录 ” 其中抗生素类药品仅有 20 多只(全球总共约有 250 只抗生素制剂)但事实上,马来西亚医院终年使用的抗生素及抗菌药物品种多达 200 只,制剂多达上千种以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只有一个,马来西亚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时能得到制药公司的医药代表给予的回扣。

     日本:头孢类用量惊人

     日本作为亚洲惟一一个发达国家,其抗生素的销量同样十分可观。其中缘由是日本医生在为病人开抗生素处方时,最多可拿到占药品零售价 24% 回扣,而且众所周知,日本药品的价格是非常高贵的如此优厚条件的抚慰下,医生们很难经受得住回扣这颗 “ 糖衣炮弹 ” 攻击。

     据保守估计,日本国内活跃着 43000 多名医药代表,平均每名日本执业医师每年至少要接听 450 个由这些医药代表打来的推销电话 ” 故日本抗生素市场犹如脱缰之马迅猛发展。有日本媒体报道, 20 年前( 1988 年)日本全国抗生素类药品的总销售额仅为 17 亿美元,而 21 世纪后,该国每年销售的抗生素产品就高达 70 亿~ 80 亿美元,其中头孢菌素类注射剂就占了 71%

     相比之下,美国和西欧各国虽然同为制药强国,而头孢菌素注射剂销量仅占其抗生素类药品的 24% 55% 其中的原因,就是日本市场上销售的所有头孢菌素注射剂基本上为外国制药公司所生产,而医药代表提供的丰厚回扣,日本医生乐意为病人开 “ 大处方 ” 一大 “ 原动力 ”

     美国:环丙沙星成 “ 明星 ”

     美国虽然是世界上药政管理最严格的西方国家,但也存在抗生素滥用问题。尽管从总体上看,美国并非是滥用抗生素情况最严重的西方国家,但令人不解是该国市场上某些喹诺酮类抗生素产品销售数量远比其他国家要高,环丙沙星即为一例。该药似乎比其他抗生素 / 抗菌药物更受美国医生和病人的青睐,目前它已从 1989 年全美第 4 大滞销抗菌药物上升为目前抗生素(抗菌药物)销量排行榜的第 2 位。美国仅环丙沙星一只制剂的年销售额即高达 2.48 亿美元。专家解释其原因为:环丙沙星生产商在美国的市场营销、广告宣传做得较为成功,使它已成为美国妇孺皆知的药品之一。

     由于胜利的广告效应,美国人大多知道环丙沙星的大名,并认为它一只高效、低毒的万能抗菌药 ” 能治疗从腹泻、喉咙肿痛、肺部感染到防止恐怖分子的生化袭击。而在日本市场上销量居首位的头孢菌素注射剂和青霉素注射剂在美国市场上却销路平平,可见,医药代表在幕后的活动决定了某些药品的最终市场销量。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刊登过一篇由加州大学几位药理学教授所撰写的文章。文中揭露:目前不要说大众传媒发布的各种药品广告内容严重失实,就连美国一些著名医学杂志在收取了制药厂商提供的巨额广告费后,同样在做一些华而不实的宣传广告,而这一行为会对经常阅读医学杂志的临床医生发生严重的误导作用,因为只有医生才有开新药的处方权。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认为,制药厂商追逐暴利的本性以及它与医生之间的勾结,也是造成全球各地大量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现象难以得到遏制的根本原因。以门诊中最常见的腹泻为例,原本这类罕见病可使用价格低廉的青霉素、四环素类(如强力霉素)以及喹诺酮和磺胺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现在不少国家的医生动辄使用价格高贵的新型抗生素来治疗,如使用头孢菌素注射剂或大环内酯类新药等等,这不仅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也造成了抗生素滥用。这其中就是大处方 ” 给医生带来了好处,所以,新药高回扣诱惑下,小病大处方 ” 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 WHO 官员认为,无论在发达国家抑或广大发展中国家,抗生素均占不合理用药的首位。而丰厚的回扣则是驱使全球抗生素用药量大增的主要因素。

     印度:仿制药泛滥

     过去 20 年来,世界各国抗生素用量的剧增,使得国际医药市场抗生素类药品的销售额也逐年 “ 水涨船高 ” 据国外媒体报道, 1993 年,国际医药市场抗生素销售额为 220 亿美元, 2000 年已达到 400 亿美元, 2007 年约为 680 亿美元,其增长速度十分惊人,仅次于心血管用药。造成抗生素市场畸形繁荣的另一不容忽视因素是仿制药的加盟。例如在印度、南非那样贫困而且人口众多的国家,抗生素仿制药非常受医生和病人的欢迎,主要是其价格低廉。以印度为例,该国政府在 30 年前即已制订了一项政策:为让广大穷人看得起病,吃得起药而大力扶持外国抗生素仿制药的生产。故此后的几十年里,印度抗生素仿制药 “ 全国开花 ” 印度竟有 7.7 万只不同品牌的抗生素制剂同时在市场销售,由此创下 “ 世界之最 ” 而 WHO 向世界各国卫生部门推荐的常用抗生素制剂只有 250 只。

     有如此庞大的抗生素仿制药存在药厂自然要 “ 各找出路 ” 这样就造成了无论病人是否其病情需要,医生首先给他开抗生素制剂处方。当然,印度医生也会从中得到好处。

     而更糟糕的情况是某些西方国家以 “ 援助不发达国家医疗事业 ” 名义,将外国已过期或即将到期的抗生素类药品大量输出至不发达国家(如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一些国家)据媒体揭发:这些即将到期或早已过期的抗生素类药品至少有 75 只之多,这些过期药已被分发至非洲十几个不发达国家的医院或诊所使用。

     滥用抗生素不只造成药物的浪费和医疗费用支出的成倍增加,更严重的后果是医生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过去几十年来,上市新药的寿命 ” 似乎越来越短。 20 世纪 60 年代上市的抗生素平均每只寿命都有十几年,而 90 年代后上市的新抗生素往往用不了 1 2 年,临床即有新的耐药菌株产生的演讲,即使在 90 年代末曾被国际药学界视为是对付耐药菌株的最后一道防线 ” 万古霉素,现在早已有了耐药菌株。 21 世纪以来开发上市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新产品和全合成抗菌新药口恶唑烷酮等同样难逃万古霉素的命运。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