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医药

医药业:突破“以药养医” 促市场全面开放

2009-01-18 中国医药投资网
 

    1月8日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长陈竺宣称,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将取消原有的对所售药品收7%-15%的加价,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政府将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以及增加政府投入三条路径来弥补,其中药事服务费将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

    取消公立医院药品销售加价将“以药养医”作为新一轮医改试点的突破口,充分彰显了新“医改”重视并从根本上全面改革现有医疗卫生体制弊端的决心与意愿。继续给予医药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取消公立医院药品销售加价意味着公立医院从医药流通利益链条上的退出,可望推动目前建立在“以药养医“基础上相对封闭的医药市场逐步实现全面开放。

    公立医院从医药流通利益链条上的退出,有利于减少公立医院作为利益相关者在医药流通中间环节构成的阻滞与干扰,畅顺医药流通供应通道,减少相关流通成本及费用,从而降低医药产品消费门槛,进一步刺激医药消费,释放长期严重压抑的消费需求,扩大医药市场容量。

    取消公立医院药品销售加价,可望实现公立医院利益与药品流通脱钩,引导市场向符合开放市场基本市场规律方向发展,并带来原有市场的结构重组,重塑新的市场格局。

    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消售药加价的配套政策,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以及增加政府投入三条路径来弥补公立医院减少的收入。以医药消费为主的医疗负担有望有所减轻,而诊疗费用比重较大的医疗负担有可能增加。带给包括农村、社区等基层医疗服务市场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低价药、常用药、基本药物销售规模的扩大,但也可能会对药品零售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而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范围以及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弥补医院运行成本将给医保体系与政府财政带来一定的考验。未来的实际影响有待公立医院改革的进一步细化才能给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医药行业:药业景气刚刚开始 从防御到进攻

    中国医药行业景气刚刚开始

    纵观历史,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医改失败、反思&过渡,目前进入新医改时期。相应地,医药产业走过包产包销期、大发展期、政策调控期、阵痛&拐点期,目前进入新医改牵引下的新一轮有序发展期。新农合快速覆盖,“全民医保”有望提前实现目标,医保支出逐步成为我国药品消费的“买单”主力(占比近40%),所激活的药品消费蛋糕未来远不至2000亿元。如果横向比较,中国人均卫生费用仅是美国人的1.16%,日本人的2.5%,未来拥有巨大提升空-80%间。

    投资策略的转变:从防御到进攻,百花齐放

    过去10年,医药产业处于政策调控期,过去2年处于低谷后的复苏期。而同期中国经济及其它行业一派欣欣向荣,因此市场习惯于将医药股看作防御性配置。未来3-5年,医药行业沐浴新医改春风,在明确的“需求扩大vs供给集中”趋势下,行业重回效益型增长轨道,并保持GDP的2倍增速。在源头治理,加速洮汰小企业的背景下,创新型企业和大型普药企业有了健康成长的土壤,必将催生一批大市值公司。

    而同期,受金融海啸影响,中国经济及其它行业经历低迷期。因此我们认为对医药行业的短中期投资策略应从防御转向进攻,特别是在经历08年剧烈熊市之后的09年上半年。

    医药股的演绎逻辑和假设

    理论上有能力生存到2020年的公司,都可能分享到“需求扩大vs供给集中”所带来的高成长,绝大多数医药股具有相对良好的成长预期空间。一线股投资策略为“买进有高盈利能力企业的股票,在没有极好的理由时不要抛掉”;二线股的投资策略为:

    合理预期,在股价过度反应负面因素时参与;三线股的投资策略为:在足够安全边际下介入,大胆预期。此外年初和年末可能是不同类别医药股活跃表现的季节。

    09年1季度:关注相对低估值优质股,寻找向好“蜕变”类公司顶点财经

    建议关注估值和业绩具提升空间的优质公司: 天士力、 天坛生物。向好“蜕变”之催化剂包括:体制变化、管理层变化、管理层激励;细分行业的复苏等等。建议关注 中恒集团、金陵药业、ST中新、 长春高新等公司。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