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医药公司争夺中国600亿市场
德国拜耳上月底宣布,全球首个被批准用于晚期肝癌治疗的靶向药物多吉美在华上市,其实不止拜耳,罗氏、阿斯利康等各大跨国药企近年来在中国的新药引入时间及对华投资都明显进入“快车道”。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欧美各大公司已有十几个抗癌新药在中国上市,诺华6个,罗氏5个,德国默克、礼来等也不甘落后。
业内人士认为,环境污染导致癌症明显高发,癌症药物可获单独定价、价格较高等因素,是各大跨国药企猛攻中国市场的原因。“目前癌症用药在中国医药市场销售额的排名已从以前的五六位升至第三位,仅次于抗生素和心血管用药,增量巨大。”另一方面,我国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老年人口已达1.5亿人,超过总人口的10%,到2020年将达2.5亿人。而癌症是老年人的“第一杀手”。有数字显示,到2012年,中国抗癌药市场规模将达600亿元以上,为目前的两倍。
与传统的放化疗严重的副作用相比,靶向药物成为当今医学界炙手可热的新星。2001年,当瑞士诺华公司以破纪录的2个半月的超短时间,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通行证,且迅速成为年销售额过1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之时,惯于洞悉市场先机的跨国药企就知道,他们的研发靶点应该打在“靶向药物”这一新型生物制药上。
所谓“靶向治疗药物”,顾名思义,即以肿瘤细胞或与之相关的细胞为靶向点,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损伤人体的正常细胞,避免了传统治疗方法“好坏通杀”,以及由此带来的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等强烈毒副作用。它的问世转移了癌症治疗的焦点,将人类带入一个治疗癌症的新领域。
最为勇猛的堪称罗氏。近日刚刚宣告将以437亿美元收购拿下基因泰克公司剩余44%的股份,从而将这家以研发肿瘤药物著称的生物公司囫囵吞下。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交易也是罗氏在为10年后的新药上市提前铺路。上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从销售额来看,2014年罗氏将成为世界最大制药商。而罗氏的强项正是癌症药物,几乎全是靶向药物。
拜耳坦承,目前癌症用药已成为利润主要来源,其中靶向药物是研发侧重点。以后来者拜耳为例,肿瘤事业部成立于2006年底,但在2007年销售额就突破1亿元,成为公司内成长最快的业务部门之一。而在此前的10年里,拜耳都在持续研发多种抗肿瘤药物,“现在到了收获的季节。”
然而,无论靶向药物再怎么好,不能回避的还是敏感的价格问题。目前,靶向药物每月2万-5万元左右的治疗费高得让人咋舌。在中国,这些药还几乎都要自费。如果全由病人自费,即便在发达国家也有很多人无法承担。
嗅觉灵敏的各跨国巨头自然不会错过市场先机。一方面,砸重金加大对中国市场医生和患者的教育力度,推广药品的知名度以培育市场;另一方面,积极申请、静静等待各地医保审批。在这一点上,财大气粗的制药巨头们等得起,也拖得起。正如某公司市场总监所告知的,其一肿瘤药去年在华销售额1个多亿,却用了2个多亿做慈善捐赠活动。“通过几年市场培育,哪怕赔钱也好,将来总有收获的一天。”
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目前中国市场年销售额其实只占各大药企全球销售总额的1%-2%,却纷纷斥巨资在中国扩建工厂、成立研发中心等。
- ·中国中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研究报告
- ·中国医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研究报告
-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研究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石斛行业投资热点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疫苗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诊断试剂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中药饮片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健康中国开启十万亿元盛宴 医疗服...
- ·"未来药店"模式或将中国实体药店...
- ·多家药商、药店GSP证书被撤销
- ·关于医药电商 地方性中小连锁还有...
- ·苏宁双11前牵手辉瑞制药 正品保健...
- ·2015年我国药品集中采购趋势预判...
- ·2015最新药品注册数据分析 化学药...
- ·2014年全球畅销药Top50及国产竞品...
- ·2015年上半年药品零售市场解析
- ·阿里健康试图改变零售药店业态 凭...
- ·何金明的人人乐神话
- ·雷菊芳的藏药传奇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孙广信缔造“广汇神话”
- ·从微软到谷歌:李开复的传奇人生
- ·电解铝大王”史跃武
- ·徐航:打造迈瑞医疗王国
- ·“焦炭大王”贾延亮
- ·蓝伟光:玩转“三达膜”术
- ·四川“焦炭大王”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