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医疗器械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迅速

2008-10-16 中国医药投资网
 

    中国是亚洲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40~80亿美元;比中国经济总量要小得多的印度和欲迈入“世界第七大经济体”的韩国也已成为欧美医疗器械厂商眼里的热点市场,2007年西方国家对印、韩的医疗器械出口额在18亿美元以上,仅美国对韩国的医疗器械出口总额即超过8亿美元;而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东南亚地区,也已从过去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上的“配角”迅速成长为欧美医疗器械厂商的重要客户。

     对于欧美医疗器械厂商来说,中国不仅是一大出口市场,也是一大进口市场。一方面,与日本不同,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尚缺乏完善的关于进口医疗器械产品的法规制度,加上中国缺乏自行研制、生产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如CT、MRI、PET等)的能力,而国内又急需这类诊断设备,故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其迅速成为欧美厂商推销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大市场。据美国太平洋之桥咨询公司统计,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进口CT机的数量已远远超过除日本以外的大多数亚洲国家。

    目前,欧美医疗器械厂商普遍认为,中国是亚洲商业机会最多的市场。中国不仅拥有13亿人口,而且中国政府握有巨额外汇贮备(这一点优于其他亚洲国家),故支付能力不成问题。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中国与日本一样,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在中国的很多大城市,60岁以上老人已占城市人口的16%,日本老人的比例比中国更高。老年人比其他人群更需要医疗器械产品,尤其是家用电子诊断治疗仪器等小型医疗器械产品。西方经济学家分析认为,今后中国将与日本一样,需要进口更多的植入式血管支架、矫形器械、家用电子诊断仪器、心房除颤器、心脏起搏器,以及各种大型电子诊断设备。这将为欧美医疗器械厂商创造更多的出口机会。

    另一方面,与印度不同的是,中国能生产绝大多数常用医疗器械产品,尤其是中国具有全球最强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袋、普通外科器械产品、各种医用纺织品(包括卫生棉、消毒纱布、手术巾、医用服装)的生产能力。目前,中国有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医疗器械厂商的数量超过了欧洲、美国医疗器械厂商的总和,其中200家医疗器械厂商专门从事生产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通过近年来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一个快速崛起的医疗器械产品出口大国,很多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医疗器械产品有出口市场,如美国临床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大部分来自中国。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