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的几大误区
2008-10-14 中国医药投资网
据调查,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使用抗生素不当而造成耳聋的人数多达30万。另有数据显示,每1000个聋哑儿童中,就有300至400个是因抗生素使用不当而致。
时下,正是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流行期,了解以下误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抗生素。
误区一:抗生素就是消炎药
真相: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作用;此外,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对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药物,例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就属于消炎镇痛药。
提示:人体内存在着大量正常的有益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会引起孩子体内菌群紊乱,以至失调,造成免疫力下降。
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局部软组织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误区二:新品种抗生素药效更好
真相: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只有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和自身体质选用抗生素,才能达到个体化用药的效果。
提示:如果使用后有效果,还是建议使用老品种的抗生素。相对而言,老的抗生素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比较明确。例如红霉素,价格便宜,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不菲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疾病的效果就不如红霉素。
误区三:加大药量病好得快
真相:抗生素的用药剂量通常是根据诊断、病情、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得出。此外,医生还会考虑患者本身的机体代谢状态,例如,患有肝、肾疾病的孩子,用药时就得避免使用具有相应毒副作用的药物。
提示:使用抗生素时必须严格掌握好剂量,否则孩子易发生腹泻、过敏等症状。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用药量即为成人剂量减半,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
误区四:抗生素需要经常更换
真相:一般而言,抗生素的疗效是有周期性的,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疗效不好,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用药时间是否足够。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会影响到抗生素的疗效。如果排除以上这些因素,只要加以适当调整,抗生素的疗效就会得到提高。
提示: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紊乱,从而伤害孩子的健康;同时不能一见起效就停药,这样非但治不好病,即使病情已有好转,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导致病情反弹。其次,频繁换药还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误区五:抗生素能治疗发烧
真相: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和发热症状,但是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疾病,用抗生素治疗是有害无益的。
孩子容易患的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治疗一般无效。
提示:即便是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类型,不能盲目使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例如由结核引起的发热,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反而会耽误正规的抗痨治疗而贻误病情。
误区六:多药同用更易控制感染
真相:医生通常不主张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因为联合用药会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风险,导致疗效非但不能增加,反而会降低,同时还容易产生毒副作用,或者助长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
提示:合并使用的抗生素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就越高。
误区七:广谱药效果优于窄谱药
真相: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抗生素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以上。另外,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
提示:一般情况下,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已经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还是选用窄谱抗生素。
时下,正是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流行期,了解以下误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抗生素。
误区一:抗生素就是消炎药
真相: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作用;此外,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对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药物,例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就属于消炎镇痛药。
提示:人体内存在着大量正常的有益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会引起孩子体内菌群紊乱,以至失调,造成免疫力下降。
生活中经常会发生的局部软组织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误区二:新品种抗生素药效更好
真相: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只有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和自身体质选用抗生素,才能达到个体化用药的效果。
提示:如果使用后有效果,还是建议使用老品种的抗生素。相对而言,老的抗生素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比较明确。例如红霉素,价格便宜,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不菲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疾病的效果就不如红霉素。
误区三:加大药量病好得快
真相:抗生素的用药剂量通常是根据诊断、病情、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得出。此外,医生还会考虑患者本身的机体代谢状态,例如,患有肝、肾疾病的孩子,用药时就得避免使用具有相应毒副作用的药物。
提示:使用抗生素时必须严格掌握好剂量,否则孩子易发生腹泻、过敏等症状。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用药量即为成人剂量减半,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
误区四:抗生素需要经常更换
真相:一般而言,抗生素的疗效是有周期性的,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疗效不好,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用药时间是否足够。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会影响到抗生素的疗效。如果排除以上这些因素,只要加以适当调整,抗生素的疗效就会得到提高。
提示: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紊乱,从而伤害孩子的健康;同时不能一见起效就停药,这样非但治不好病,即使病情已有好转,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导致病情反弹。其次,频繁换药还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误区五:抗生素能治疗发烧
真相: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和发热症状,但是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疾病,用抗生素治疗是有害无益的。
孩子容易患的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治疗一般无效。
提示:即便是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类型,不能盲目使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例如由结核引起的发热,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反而会耽误正规的抗痨治疗而贻误病情。
误区六:多药同用更易控制感染
真相:医生通常不主张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因为联合用药会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风险,导致疗效非但不能增加,反而会降低,同时还容易产生毒副作用,或者助长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
提示:合并使用的抗生素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就越高。
误区七:广谱药效果优于窄谱药
真相: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抗生素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以上。另外,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
提示:一般情况下,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已经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还是选用窄谱抗生素。
相关报告
- ·中国中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研究报告
- ·中国医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研究报告
-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研究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石斛行业投资热点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疫苗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诊断试剂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中药饮片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
一周热点
- ·健康中国开启十万亿元盛宴 医疗服...
- ·"未来药店"模式或将中国实体药店...
- ·多家药商、药店GSP证书被撤销
- ·关于医药电商 地方性中小连锁还有...
- ·苏宁双11前牵手辉瑞制药 正品保健...
- ·2015年我国药品集中采购趋势预判...
- ·2015最新药品注册数据分析 化学药...
- ·2014年全球畅销药Top50及国产竞品...
- ·2015年上半年药品零售市场解析
- ·阿里健康试图改变零售药店业态 凭...
免费电子书
- ·何金明的人人乐神话
- ·雷菊芳的藏药传奇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孙广信缔造“广汇神话”
- ·从微软到谷歌:李开复的传奇人生
- ·电解铝大王”史跃武
- ·徐航:打造迈瑞医疗王国
- ·“焦炭大王”贾延亮
- ·蓝伟光:玩转“三达膜”术
- ·四川“焦炭大王”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