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实施优化 出口品 新规

我国将实施优化出口品新规

2007-08-22 中国轻工业投资网
 

  中国政府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出口产品过快增长,以减少与欧美国家贸易摩擦,日前针对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金属粗加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公布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目录。这项将从本月23日正式实施的新规定,将使从事出口贸易企业面临重新洗牌。

 

     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上月23日宣布对1853种商品(占海关商品编码的15%)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即企业开展限制类商品,在合同备案时,须向银行缴纳台账保证金;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加工成品出口并办理撤销结案手续后,银行退还保证金及利息。这是继去年调整对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后,中国政府再次调整其加工贸易政策。

 

     加工贸易是广州最主要的出口方式,一年达181亿4900万美元,广州市外经贸局上星期二举办说明会,协助外贸企业认识这项新规定。

 

     广州市外经贸局局长肖振宇在会上说:“不可否认,政策调整在短期内对部分加工贸易企业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尤其对广州纺织鞋帽、珠宝首饰、皮革、化工、塑料等传统优势产业造成一定冲击。”

 

     2006年广州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估算,47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受到此次政策调整的影响,有25亿8700万美元(不含深加工结转)列入新增限制类目录,占广州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10%以上,估计相关企业要增加14亿7300万元的保证金的负担。

 

     “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政策不是要取消加工贸易,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加工贸易,是国家支持加工贸易更健康更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肖振宇认为,政府一系列政策调整将引起外贸企业根据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重新洗牌”,将有一批竞争力弱的企业因不能转型升级而被淘汰。

 

     广州市外经贸局加工贸易处处长罗坤明认为,外贸企业重新洗牌后,将缓和产销矛盾,恶性竞争、无序竞争的状况将得到改善,价格扭曲的状态也将得到扭转。

 

     罗坤明同时提醒企业界,要紧密关注中国政府下一步的政策调整。据他了解,商务部正在制订将环保、能耗、聘用工人、设备水平等指标,纳入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及生产能力核查范围的细则。此外,加工限制目录可能面临进一步调整。

 

     香港出口商会对27家会员企业进行相关调查,超过80%的受访制造商表示会受影响。其中,超过90%表示他们需要预留更多的现金作为保证金,周转上出现困难,也会带来成本压力。有50%受影响的制造商表示,会考虑提升产品价格;又有50%受访者认为,新规定会加重他们的行政工作。

 

     在广州经营鞋子加工制造的台湾商人莫健生告诉本报,新条例对目前整个鞋业产业链的影响还不明显,他比较担心的是下一波的政策调整。

 

     他指出,中国政府之前已通过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险指标,迫使部分企业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内陆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生产。

 
���ղش�ҳ������ �� С������ӡ�����ر���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