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立足创新打造国际化软件产业
2007-6-3 【文章名称】 济南立足创新打造国际化软件产业 【关 键 词】 济南 立足 创新打造 国际化软件产业
可以想见,当曾经编过十年软件的济南市副市长王天义接过“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牌匾时的激动心情。与几个传统的软件城市相比,济南的确是个“老弟”。然而,近些年齐鲁软件园以及济南软件业蓬勃的发展却让王天义底气十足。
其实,在被授予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之前,齐鲁软件园就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以及被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等授予“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欧美软件出口示范基地”等。
据王天义介绍,齐鲁软件园目前已形成了非常好的产业环境,园区内培育聚集了山东中创软件公司、浪潮集团公司、山东积成公司、NEC软件等20多家骨干软件出口企业,具备了加强国际合作的基础条件和扩大外包出口的巨大潜力。2005年齐鲁软件园技工贸收入达到240亿元,出口创汇1.2亿美元,2006年技工贸收入预计可达到300亿元,出口创汇1.5亿美元。
谈到齐鲁软件园的优势所在,王天义着重强调的一点就是人才的流动率和流失率低于5%,是全国软件人才流失率最低的城市之一。
2006年11月,微软副总裁卢文访问齐鲁软件园,表示2007年将推出更多系统性的技术培训,12月Microsoft新一代操作系统——Vista在齐鲁软件园发布,同时ORACLE、HP、Intel、IBM、SUN等IT巨头纷纷在齐鲁软件园开展了各自的推广、交流以及培训活动。齐鲁软件园与各知名厂商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为软件外包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服务平台。为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齐鲁软件园同CINA、NECINA、CAITA、UCTID、NVTC等多家欧美行业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分享国际协会在当地的开发力量、市场经验、管理体制和社会资源,为园区企业在IT和服务外包领域提供了一个与欧美市场全面接触的广阔平台。
按照济南的设想,到2010年,济南全市的主要软件出口企业要达到50家,出口规模超过2亿美元。为了实现目标,济南将打出一系列“创新牌”。首先是以基地建设为重点,创新孵化载体。在扩展软件基地规模的同时,迅速培育和形成一批大型软件出口骨干企业与软件出口拳头产品,以及相当数量的有潜力的成长型软件出口企业和优秀软件产品,聚集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各类软件人才,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软件产业创新体系。并以服务为宗旨,创新企业成长手段;以技术服务为平台,创新出口企业技术能力;以整合资源为目标,创新企业发展功能;以企业需求为目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政策支持为动力,创新基地发展环境。 若需要更全面深入了解相关行业,请浏览研究报告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