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亚洲啤酒 百威英博 收购

亚啤恐落英博手

2013-03-01 中国食品投资网
 
提示:区域啤酒品牌正遭遇集体陷入亏损的泥淖中。继惠泉和啤酒花之后,金威啤酒周三晚间也公布了2012年预亏的警告。

  区域啤酒品牌正遭遇集体陷入亏损的泥淖中。继惠泉和啤酒花之后,金威啤酒周三晚间也公布了2012年预亏的警告。就在一众二线品牌集中处于不利境地的大背景下,业内有消息称,在燕京竞购金威失败后,华润雪花又开始新一轮对金威啤酒的竞价,亚洲啤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亚洲啤酒)旗下最大的南昌啤酒厂正被百威英博收购。

  在可被并购资源所剩无几的大背景之下,啤酒巨头正在加紧脚步瓜分行业剩下的“肥肉”。

  二线品牌集体溃败

  29日,惠泉啤酒公布的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12年净利润将出现7200万左右的亏损。2012年上半年,惠泉的净利润5年来首现亏损,亏2567万,狂跌190.66%,这意味着2012年下半年惠泉的亏损面进一步拉大至4633万元。

  29日公布2012年业绩预警公告的还有啤酒花,啤酒花因为控股子公司新疆乌苏啤酒有限公司由于关停部分生产公司及公司技改扩建,形成资产处置损失等原因,预计2012年净利润会同比减少75%左右,这也意味着啤酒花2012年的净利润比2011年减少了4386.7万元。

  而上半年已经出现超过1亿港元的金威在盈利警告中称,预期2012年下半年将进一步录得亏损,导致2012年亏损增加。

  区域啤酒品牌净利下滑,共同的原因是2012年销售下滑。“啤酒区域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市场竞争白热化,公司采取的营销模式未能适应市场竞争的实际情况,啤酒销量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导致公司主营业务亏损。”惠泉如此分析其净利亏损的原因。金威将亏损原因归咎为啤酒销量和收入减少以及物料价格上升。

  “啤酒行业内马太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表示,经过上一轮兼并重组潮流,华润雪花、青岛、燕京、百威英博四大巨头发展迅速,已经基本完成全国布局。在行业四大巨头的围攻之下,区域啤酒品牌毫无招架之力,市场份额、销量下滑、业绩下滑均不可避免。此外区域啤酒品牌的管理不足也是导致其亏损的重要因素。

  金威卖价或受业绩拖累

  一方面是二线啤酒品牌出现亏损,另一方面是巨头在进行最后一轮的并购。

  近日,有业内人士透露,在燕京竞购金威失败后,雪花又重新参与对金威啤酒的竞价。就该信息的真实性向金威啤酒一位高层咨询,不过对任何问题该高层均以无可奉告回答,金威的态度相当谨慎。不过查询发现,其实早在2012年11月,华润创业首席财务官黎汝雄曾透露当时金威作价合理,已经出价参与此轮竞投,不过竞投结果未有结束。

  不过此轮竞投,金威或者再难有上一轮那么强的谈判砝码。方刚表示,上一轮燕京啤酒知难而退,金威的底牌已经亮出来了。而此番2012年净利润的大亏对金威再出售会产生负能量。“竞购者的出价可能会调低。”方刚表示。

  此外还有媒体引述中国酒业协会一位专家的说法,曝出百威英博正在收购亚洲啤酒旗下最大的啤酒厂南昌亚洲啤酒有限公司(下称南昌亚啤)及在中国的啤酒资产。

  据了解,亚洲啤酒是外商独资企业,在国内北京、山东、河南、江西、厦门等地拥有7家啤酒企业,年产能约60万吨。“百威英博要收购南昌亚啤,看中的是它在江西的地盘。”啤酒专家方刚表示。“南昌亚啤是亚洲啤酒目前最优质的资源。”方刚指出,其他6个工厂,比如河南的部分工厂已经关停,北京、山东的工厂也处于很尴尬的地位。“在山东这样一个大市场,产能在10万吨以下的工厂基本上很难有市场,亚洲啤酒山东的工厂能活下去已经不错了。”方刚称,其实此前亚洲啤酒已经将新乡的啤酒厂卖给百威英博。

  二线品牌的份额遭吞并,巨头的市场份额在进一步提升,按照梁铭宣的数据,2011年燕京行业第三的位置被百威英博替代,当年四大巨头的市场份额依次是20%、15.7%、12.2%、11.2%。

  方刚表示,啤酒行业能被收购的资源已不多,中小型啤酒企业很难生存,以好的价钱被吞掉是最好的结局。而梁铭宣则认为,其中规模较大的区域品牌如珠江啤酒凭借在本土市场的优势仍能生存,但是生存压力颇大。未来大型区域品牌需要通过产品多样化来维持仅有的市场份额。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