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食品安全
【南方日报】食品安全标准自甘堕落
2011-12-06 中国食品投资网
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提示:稍早前乳业新国标被炮轰倒退25年,近日出台的“速冻食品新国家标准”又将国内食品标准落后国际水平的话题推上前沿。
稍早前乳业新国标被炮轰倒退25年,近日出台的“速冻食品新国家标准”又将国内食品标准落后国际水平的话题推上前沿。
食品安全标准究竟是高还是低?目前相对较低是不是因为制定标准时遭到企业“绑架”?相关专家认为,标准要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现在的问题是执行不到位。也有专家认为,国内食品安全氛围差,并非标准的错,而是因为“将食品安全和食品欺诈混为一谈”。
金葡菌标准引发质疑
继“乳业新国标”之后,最近速冻食品“细菌门”也陷入了有关标准问题的舆论漩涡。思念食品有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按照国家目前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水饺中确实不得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是,按照新的即将生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被检出有问题的水饺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是达标的。这一说法即刻引发公众对速冻食品标准开倒车和被企业绑架的质疑。
据了解,按照我国现行《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的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而卫生部9月6日公布的《速冻面米制品(征求意见稿)》有了量化的指标,即规定每批产品抽检5个样品中,至多只能有1个样品每克生制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在1000至10000个之间。
对此,卫生部网站11月11日就此专门发文解释,称新标准(征求意见稿)采用了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三级采样方案,用多个样品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定,限量指标与ICMSF基本一致,更加符合国际食品微生物采样检测要求,是科学合理的。有关新标准比老标准要求低系误读。
而近期,乳业标准遭到企业绑架的消息更是传得有板有眼。有参与标准制订的专家透露,巴氏奶标准初稿的起草单位是蒙牛乳业集团,生鲜乳标准由伊利集团起草,而酸奶标准则由光明集团起草。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标准修订过程中,消费者的声音往往是缺位的,而企业有很大的冲动去降低标准,结果很可能就是企业的意见反映出来了。现在很多中国企业靠低标准的产品占领市场,挤掉竞争对手,然后再慢慢提高标准。这种市场竞争策略忽视了消费者的健康,是很不负责任的。如果企业因为标准低而不去创新,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陈君石认为,企业不可夸大宣传、媒体不可凡事炒作为食品安全,是否欺骗或夸大宣传应由工商和食药部门来作判定。比如近日,上海工商向味千拉面开出20万元罚单,原因为虚假夸大宣传。味千拉面宣传时曾称其面汤是骨汤熬制,一碗汤的钙含量相当于5杯牛奶的钙含量。这一种属于食品欺诈,而非食品安全的范畴。“食品安全问题看起来很多的原因之一,是把一些不属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如假冒伪劣问题都归为了食品安全问题。”比如染色馒头就是假冒伪劣问题,而不是食品安全问题。染色馒头是用柠檬黄造假充当玉米馒头,但柠檬黄本身是安全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各部门监管力度加大,以致使一些长期存在没有发现的问题暴露出来。
在稍早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陈君石公开表示,现在中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发达国家是不需要这样强度的监管,而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没有这样的能力和资源来加强监管。
海外美食作家冰清也在微博上支持陈君石的观点,他认为食品欺诈和食品安全是两个概念,美国曾经发生过向橄榄油里掺大豆油,向枫糖浆里掺玉米糖浆等造假事件,没人中毒,没出人命,但是相关责任人要罚款坐牢,因为涉嫌欺诈。中国媒体这种把安全和欺诈放到一起谈的做法很有误导作用。欺诈不等于有毒。很多食品商的做法只是为了多赚钱。
不过,有不少食品工程和营养学方面的专家则认为,目前国内食品安全环境不太令人满意,主要的原因并非标准的问题,而是不执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日前就国内食品标准问题在微博上发布多条观点。他认为,媒体对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仅为23%这一说法极不科学、误导消费者。“我国食品标准总体上是适用的;从实践中看,也并没有一起食品安全事件是由于标准制订的指标低而导致的。标准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适用。”陈君石认为,标准不是万能的,我们现在不是食品安全标准本身有问题,而是不执行现有标准的问题突出,也就是由于生产企业没有按照标准执行,甚至进行了非法添加,导致安全隐患或者是假冒伪劣食品。瘦肉精、染色馒头、三聚氰胺、地沟油都是实例。“当然我们的标准不是没有问题,那就是我国有两套国家强制执行的标准,且互不沟通:在执行中出现矛盾,即按照一套标准监督检查合格的食品,按照另一套标准就有可能不合格。再加上我国还有一部分食品的行业标准也是强制执行的,就更增加了标准乱象。为此,《食品安全法》公布执行后,我国已经明确要清理整合现有标准,执行一套国家强制标准,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这一观点得到了食品行业专业人士的普遍认同。科普作家、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表示:“关于食品安全标准,与陈院士的看法不谋而合。媒体经常把食品问题归结于"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低",不知道是比较过几条标准之后得出来的。”云无心介绍,“食品安全标准远低美国”这一说法确实是不对的。中国的标准大多数跟美国以及WHO一致,少数要低一些,也有比美国高的。中国的食品问题比美国严重,这是事实,但问题不在立法上,主要是执行不力。而公众的恐慌则是媒体功不可没。
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新旧标准如此大的差距自然会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国家标准的倒退让社会各阶层无所适从,消费者更是对卫生部的相关解释嗤之以鼻,丝毫不买账。事实上,关于食品行业新旧标准的争论此次并非首次出现,其存在于食品各领域,尤其在乳制品行业表现最为突出。行业国家标准作为国内国际贸易的技术依据,有助于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市场竞争,促进产品流通,并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在市场上,不论是乳业标准还是目前正处舆论中心的速冻食品标准,被指“倒退”的呼声都此起彼伏,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安全保障的信心正在逐渐减弱。在目前大环境下,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体系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而增强标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至关重要。
近日卫生部“速冻食品新国家标准”一出,对金葡菌从“不得检出”改为“限量检出”,这个标准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开倒车?公众心中一片问号?金葡菌到底是何方神圣,到底有多么可怕?
其实金葡菌是一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细菌。根据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的资料:金葡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空气、土壤,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50%以上健康人的皮肤、鼻腔、咽喉里都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同样,在我们日常食品中,包括肉类、鱼类、蛋类、奶制品中都有金葡菌,炒一个鱼香肉丝、做一个番茄炒蛋都没有办法避免原料中没有金葡菌。
如果金葡菌就在我们的身边,为什么从来没听说有人因为呼吸到金葡菌而中毒呢?那是因为金葡菌本身不致病,只有当它的浓度达到一定量时才会分泌致病毒素。以食物为例,只有当金葡菌的数量达到10万个的时候才能分泌毒素引发疾病。如果数量低于10万个,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金葡菌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的空气中,不用专家解释,普通人也可以了解了,老国标中的“不得检出”是根本无法100%实现的。如果一定要坚持“就高不就低”,只有两个可能:要么自欺欺人,要么只能用之前爆出用敌敌畏浸泡火腿的办法来泡饺子。这样可以吗?
对比美国、日本、英国、香港等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冷冻食品中的金葡菌基本没有监管要求。那么为什么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敢于对金葡菌没有监管要求呢?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因为金葡菌非常脆弱,沸水就可以秒杀。食物如果煮熟了,金葡菌就不存在了。看来,媒体还真是冤枉了新国标,新国标在世界各国的标准中相对来说是最为严格的了。
来源:南方日报
相关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粮食加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中国食品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研究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调味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进口食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烟草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有机食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食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有机食品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食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
肉类加工 饲料 白酒 保健酒 啤酒行业 饮用水 粮食加工 功能饮料 调味品 食品添加剂 食用油 中国水产 奶粉 茶叶市场 饮料市场 软饮料 果汁市场 焙烤食品 食品饮料行业 花卉市场 食用油 乳制品 调味品 中国烟草 食品 粮食加工 饮用水 茶叶市场 葡萄酒 保健酒
一周热点
- ·基金年末抱团摘帽概念 黑牛食品净...
- ·方便面的记忆:味蕾上的温情
- ·王老吉近日赢下“吉庆时分”广告...
- ·食药监:北京绿山九减肥茶菌落总...
- ·临近年关,泸州老窖头曲价格上涨
- ·啤酒企业三季报成绩差强人意 业内...
- ·上海公司推出怪兽饮料 美国怪兽饮...
- ·联想跨界做葡萄酒 摸索2年之后发...
- ·前三季度广东省共退货销毁387.2吨...
- ·进口红酒价格与品质双降
免费电子书
- ·李安民的“安泰集团神话”
- ·庞庆华:中国汽车零售业第一人
- ·杨澜:阳光女人与她的阳光传媒
- ·李嘉诚:华人首富的“超人”秘诀
- ·石油大佬蔡天真
- ·陈义红:动向集团的闪电创富之路
- ·周国辉:怡亚通供应链的革新者
- ·叶华能:客家之子创宝丽华传奇
- ·张新明:煤老大与金业集团
- ·“味千拉面女掌门”潘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