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 河南 文化产业 资金瓶颈

河南文化产业遭遇新挑战“老瓶新酒”

2013-01-10 中国文化投资网
提示:12月27日至29日,以“传承·创新机遇·挑战”为主题的“2012第三届中原经济区(郑州)文化创意活动周”在郑州举行。

  老文化,需要新的创意,才会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要素。

  12月27日至29日,以“传承·创新机遇·挑战”为主题的“2012第三届中原经济区(郑州)文化创意活动周”在郑州举行。

  全国各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作为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重视的战略性产业,潜力巨大,对于文化强省战略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意义重大。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表示,文化创意活动周活动不仅对产业发展,而且对区域经济结构升级和河南竞争力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老瓶新酒”

  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历史题材厚重,但是从目前的河南动漫作品整体情况来看,河南文化资源的开掘广度不够,原创的题材挖掘不深,动漫产品内容匮乏。河南省大量的宝贵历史资源没有开发到位,动漫作品严重缺乏原创精神。

  中国动漫协会副会长纪德胜表示,从以前制作出来的动漫作品看,不论在内容、题材、质量还是艺术水平上,都没有很好地突出河南自己的特色,内涵不够深刻,至今还没有一部表现并能够传播河南文化资源的动漫作品出现。

  纪德胜同时认为,只有深入生活才能了解观众,深入生活发掘不同层次观众对动画影视题材的需要。

  在纪德胜看来,河南有着外省难以比拟的文化资源优势。无论是从盘古到黄帝,从老子到庄子、从花木兰到少林寺都是很好的素材,动漫系列可以挖掘一些本土形象。

  河南本土动漫要创新,要突破瓶颈,应该把本土的艺术题材和国外先进的经验结合起来。花木兰、功夫熊猫,都是中国元素,但是外国人运用这一素材将其发挥到极致,而河南像这样的作品却寥寥无几。

  纪德胜建议,河南动漫应该立足于本土的艺术素材、利用外国人的题材方法和风格,动用本土的动漫样式,将身边的古老话题、古今话题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经济视点报社社长路明表示,文化创意产业不应该仅仅挖掘过去的文化资源,更应该着眼于未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蒋红斌表示,文化不是继承而来的,而是发展而来的,创新才会常绿。不会勇于发展的民族,它的传承只是符号,只是表面,都是空的。

  “创意产业是将创造力不断地翻新,挖掘已有的资源和当代群众需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将文化推向更高的层次。”河南省委政研室社会处副处长李同昌表示。

  动漫先头兵

  文化与动漫结合,无疑将成为创新河南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河南动漫产业的队伍、建设和市场运作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然而品牌缺失、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

  “多年来,河南省提出要专设一个少儿频道,至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这样的频道落地,有想法但是却没有实际行动。”纪德胜表示,少儿频道的设立将会给河南本土动漫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广大的平台,它可以容纳很多属于河南省自己的作品。

  除了渠道问题,多数河南动漫公司也面临这严峻的资金瓶颈。

  据悉,河南省动漫企业一半以上都是依靠借款经营,而产出的产品回报也是杯水车薪、资不抵债,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动漫事业的发展。

  在纪德胜看来,要解决动漫企业的资金困境,还要看动漫企业本身,而不是把眼睛盯在国家补贴上,更多的是将独创的优秀的动漫作品和有需求的企业结合起来,而这些企业所需求的影视作品,其实也是动漫的资金来源之一,从中可以挖掘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

  “当优秀的动漫艺术遇到有实力的企业家的时候,河南的动漫产业就会向繁荣之路快速发展。”纪德胜表示。

  在本土动漫与商业化影视结合的时候,微电影的巨大威力也是不可估量的,最早的动漫作品海尔兄弟就值得我们借鉴。

  央视数据显示,三年以后,全国的动漫节目将要增加180万分钟,这预示着将会出现250亿美元的市场需求,因此,拥有1亿多人口的河南拥有巨大的潜在动漫消费市场。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会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家参与其中,这就为河南动漫产业联姻商业企业共赢创造了巨大的空间。

  目前,动漫的关注人群正在成人化,全龄卡通的观念正在日渐形成。动漫产业成为成人市场的需求异军突起,这将成为河南动漫产业开发的新空间。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