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供书商

【中国经济时报】光合作用重组遭遇挑战与供书商对簿公堂

2011-12-14 中国文化投资网
 
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提示:全国最大的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的重组,正面临来自外部供书商诉讼和来自内部盈利模式改革的双重压力。

  全国最大的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的重组,正面临来自外部供书商诉讼和来自内部盈利模式改革的双重压力。
  
  16日与供书商对簿公堂
  
  前段时间,全国最大的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书店因资金问题倒闭一事引起广泛关注。据预计,光合作用的重新启动资金可能需要1.3亿元。债务问题也成为不少投资人犹豫不决的重要因素。


  
  12月12日,上海仙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利良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我们和光合作用文化传播公司的案子将于16号开庭。”
  
  10月31日,上海仙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起诉厦门市光合作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案正式被立案。这是自今年6月份以来,第7家因讨不回被欠书款而起诉光合作用的出版商。
  
  周利良对本报记者说:“光合作用拖欠我们的书款有33万元,拖欠了两年多。每次催款,他们都说下一次补上,我们一直相信,但现在实在是忍不了了。”
  
  周利良认为,厦门市光合作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存在财产转移的做法。“我们出版的书是被他们拿到光合作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下属超市中去卖的,是盈利的。而他们却把这些书的账单计入入不敷出的光合作用书房上。我们认为他们一定是有意图的。”
  
  对于光合作用的重组,周利良表示,“我一点也不关心。但我们的起诉是绝不会放弃的。”
  
  光合作用北京新中关店是光合作用的加盟店,其店员12日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证实,“重组具体情况不太清楚,但是光合作用方面对我们老板还有欠款。”
  
  重组方案一两周内出炉
  
  据媒体报道,光合作用“重生”的盈利模式初稿已经出炉,并初步获得有明显投资意向的投资人认可。
  
  据悉,光合作用“全新商业模式”要打造一个“数字光合”。将来的光合作用将“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线下的实体店主要还是以氛围营造和体验为主,与此同时将以不同于网上书店的方式介入网络。并提出“在3-5年内成为数字出版和阅读时代的领导者”。
  
  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沈哲彦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数字光合’符合民营书店的发展趋势,从线下制造品牌影响到网上完善盈利能力都是正确的整改方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战略方向不能决定企业未来的盈利空间,光合作用能够真正做到线上与线下的有效结合,至少要面对资金供给、社会宣传、供货配给以及企业规模四个方面的限制,从现阶段看来只能说战略性正确,其后期模式还有待继续深入观察。”
  
  负责重组方案设计的开锐创富公司CEO劳莘透露,目前重组小组已经着手进入债务清理、项目评估等详细操作层面,预计一到两周时间内,详细的重组方案将向社会大众征求意见。
  
  劳莘表示,根据目前的盘点情况来看,光合作用所欠债务约为传说中的1/3到一半之间,即4000万—7000万元,甚至会少于这个数字。目前,光合作用已主动与数家合作了十几年的供货商联系洽谈。
  
  华语教学出版社副社长李凯生认为,“对一个供应商,3年未付一笔货款,其中一半早已收到税票,常规的管理是不是很成问题?”
  
  沈哲彦认为,从民营书商的发展困境来看,综合经营成本成为民营书店发展的主要限制。我们建议重新开张的光合作用应当着重注意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在整体战略性的框架下,实体店面应当积极拓展盈利项目(以光合作用此前的主导优势来看,休闲娱乐消费有望成为实体店面重点收入);其二,主营业务的网上业务应成为整个战略发展的重中之重。如果网上盈利项目发展不顺利,光合作用的重新开张将陷入死循环。
  
  光合作用“重生”的盈利模式初稿已经出炉,并初步获得有明显投资意向的投资人认可。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