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 数字出版产业

数字出版:守得云开见月明

2011-10-20 中国文化投资网
提示:尽管在中国的图书市场,数字化时代尚未真正开始,很多人会说5年以后情况可能会大不一样、电子书将得到普及,但我认为,这一变化根本用不了5年,年轻人对数字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将促使中国的电子书及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崛起。

  数字化时代一旦开启,接下来将是爆炸性的迅速发展。尽管在中国的图书市场,数字化时代尚未真正开始,很多人会说5年以后情况可能会大不一样、电子书将得到普及,但我认为,这一变化根本用不了5年,年轻人对数字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将促使中国的电子书及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崛起。

  目前中国电子书大众消费市场尚未开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很多出版商只愿意给技术商、平台商提供过时的内容,而不愿意把最新、最好的内容给他们;另一方面,后者普遍很“贪婪”,他们千方百计地想把利润留给自己,而不愿意分给出版商太多。解决双方的矛盾需要合作与分工。

  出版商需要明白的是,以往的印刷书籍电子化以后不一定就能变成优秀的电子读物,必须为电子版增加许多功能才行,而且出版商也会很快发现,技术商不再想要出版商提供的那些过时的“垃圾”;当然,出版商现在还没有动力为技术商提供最新的内容,尽管大家张口不离合作,但实际上现在的合作只停留在简单的买卖层面。这样的合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伙伴关系,真正的伙伴合作关系应该是技术商真心诚意地与出版商建立战略性的合作,双方一起努力甚至可以共同成立、组建新的部门,针对特定市场的需求进行内容更新和技术改进。

  就出版商而言,在全球出版业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下,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改革:面对数字化应如何应对?找哪些合适的人拓展新业务?是培训已有员工还是雇用新的员工等。以剑桥大学出版社为例,对于我们这样的传统出版社来说,全球业务从纸质产品到电子产品的过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世界各地的发展不均衡,各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层次不一,期刊、图书、教材等不同类型产品的数字化进程也有差异,再加上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如iPad、iPhone、安卓系统等的更新换代问题也需要考虑,各种变革交织在一起,使得出版商工作大增,也更为复杂。

  不过,我认为大家真正恐惧的是商业模式。每天都有业界同仁问到我关于商业模式的问题,是不是有一种模式可以直接照搬或者参考借鉴。事实上,数字化时代才刚刚开启,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模式可以说并无定式,也往往不可复制。比如,我们的学术类图书在某个国家可能只售出了400本,而在中国却能卖到5万本,那么,数字化以后,我们就要在不同的国家制定不同的策略。不同国家、不同产品、不同时间,都需要去探索不同的模式。况且,数字出版并不是只有一种商业模式,一种模式不成功,切换到另外一种的模式也未尝不可,你甚至可以同时采用3种不同的模式做实验,然后再根据市场的反应和反馈决定最终的策略。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人能够写出《数字时代的10种商业模式》之类的书可供参考,出版商需要依靠自己创造独特的模式,而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多样化也是一件好事。

  在中国市场同样没有真正做好准备的还包括电子阅读设备。中国的青少年及中年群体,对于电子阅读设备和电子书的需求是存在的,只是这种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英国在这方面走得相对快一些,但这种需求的释放也刚刚开始,即便在美国,这种需求也是从去年才开始爆发。对于中国市场而言,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当然这也和电子阅读设备本身的技术进步有关,创造更大的电子阅读需求还是要靠更好的阅读设备来实现。

  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对众多电子阅读器厂商来说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而竞争也是必然的。我认为,3年之内,大家可以用比目前低很多的价格买到功能更加强大的电子阅读设备,那时,电子阅读也将更加普遍。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