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网购化妆品
【IT时报】网购化妆品乱象蔓延B2C网站国际品牌多无授权
2011-09-19 中国文化投资网
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提示:登录当当网(微博),点开“美妆”频道,几乎能找到所有一线品牌的化妆护肤品。一款娇韵诗平衡爽肤露(200ml)市场价225元,当当价139元;一款兰蔻清滢柔肤水(400ml),市场价420元,当当价304元;另一款娇兰完全深彻靓白修护精华露(30ml),显然售价更给力,市场价是1680元,当当价只卖689元。
登录当当网(微博),点开“美妆”频道,几乎能找到所有一线品牌的化妆护肤品。一款娇韵诗平衡爽肤露(200ml)市场价225元,当当价139元;一款兰蔻清滢柔肤水(400ml),市场价420元,当当价304元;另一款娇兰完全深彻靓白修护精华露(30ml),显然售价更给力,市场价是1680元,当当价只卖689元。
不过,当记者分别致电这些品牌的客服时,对方均表示,没有授权任何网站的合作销售形式,品牌只在指定商场专柜和官方网上商城有售,其他渠道都无法保证货源。其中,记者在娇兰的官网上并没查找到“完全深彻靓白修护精华露(30ml)”该款产品,客服人员也提醒记者,娇兰完全深彻系列国内只有一款修护精华液(30ml)销售,专柜价为1000元。
没有授权的远不止以上这几家品牌。向来被称作“贵妇牌”的HR赫莲娜护肤品,在当当网上的售价也相当亲民,一款标注为“热销”的赫莲娜完美亲润水粉饼SPF15(14#)市场价为550元,仅需169元,另一款精致修颜唇霜(15ml),市场价520元,这里更是低至89元,而其他产品普遍折扣在5折左右,最低的仅为3折。
当初因为看到是当当自营的销售方式,而不是所谓的“商店街入驻商家”,才购买完美亲润水粉饼的网友jingjing851016表示,拿到手的货品从外包装的精美度和色泽来看,和专柜出售的正品有差别。同时,赫莲娜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这款粉饼在大陆地区只有11#象牙白、13#自然色和20#小麦色,没有14#色号销售,“当当网是没有通过我们官方授权的销售渠道,产品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建议你不要轻易相信。”
乱象二
“假一赔五”只是海市蜃楼
安徽淮南市的李小姐,今年2月在当当网购买了一款YSL圣罗兰普普风格甜美蜜粉盒,当时她还同时在另一家B2C网站上订了其他品牌的眼影,当当上售价只要70多元,另一家网站却要近400元,李小姐开始觉得怀疑,当当送货过来时,她再三考虑之下拒收了。这也使得她对之前买的YSL蜜粉盒产生了疑问,因为当初收货时,盒子的确蛮精美的,但打开来却发现粉质很粗糙,不像国际一线品牌的品质。之后李小姐在某指定网站上查验卫备字号时果然出现了问题,该蜜粉盒外包装上注明的卫备字号(2008)第2505,所对应的商品为“名称:海蓝之谜身体修护霜批准文号:卫妆备进字(2008)第2505号”,而她查了其他购买过的化妆品都能对应上,由此她怀疑这款商品是假货。
“当当网的态度起初非常强硬,他们不承认自己销售的是假货,给我的解释是,我查询的那个目录是旧的,编号改变了。”李小姐告诉《IT时报》记者,尽管在网站的假货举报中说明“当当网核实后坚决实行假一赔五,差价返还”,但要想得到这样的赔付只是空中楼阁,“当当的说法是除非你能提供国家相关质检机构出具的鉴定证明,才会赔付,但作为普通消费者,我根本没有精力去跟他们耗的。”最终,当当给李小姐退货了事,当她再次登录网站时,这款YSL蜜粉盒已经下架消失了。
退或不退,你说了算;赔或不赔,我说了算。这已经是很多商业网站的潜规则。上线之初曾大声喊出“100%正品,假一赔三”的化妆品团购网站聚美优品(微博),最近的保障措施已悄然改成“30天拆封无条件退货”,对于这样的改动,网站工作人员称,“是因为考虑到消费者鉴定假货程序很麻烦,虽然官网上已撤下假一赔三的标示,但只要能出具货品属于假冒伪劣商品的证明,还是能得到赔付的。”而事实上,据记者了解,现实中如果拿着非专柜出售的产品前往专柜验货,并不会得到支持,专柜小姐最多拿出正品相比较,并指出不同之处,但提供书面证明材料却是不可能的,而国家相关鉴定机构对于普通个人用户的通道几乎关闭,这使得鉴定证明戏剧性地成了这些网站的“免死金牌”。
乱象三
代理商拍胸脯靠谱吗?
李小姐购买的YSL蜜粉盒,正品原价300多元,当当价不到100元,当时她觉得之所以这么便宜,或许是像当当这种大型网站,会和品牌有合作,能拿到比较低的折扣。事实当然并非如此。当当明确向她表示,代理商向我们承诺过,肯定是正品。“但你怎么能保证代理商给的一定是正品呢?如果把关不严的话,这些没有品牌授权的货品谁又能保证它们的真假?”这是像李小姐这样的网购族共同的疑问。
网友“枫凝舞my”今年7月在聚美优品团购了一套谜尚红BB霜(50ml+10ml),收到货后发现,瓶口为圆孔,而之前自己在官网上购买的产品包装则为扁方孔。经多次交涉,谜尚在中国的注册公司北京爱博信化妆品商贸有限公司给“枫凝舞my”发函,称“由于此产品销量过大,原生产厂商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在2009年谜尚公司又增加了更大规模的生产商,由于两个生产商的不同导致所出产产品的包装就是一个为圆口一个为扁口,瓶盖的高低和按压头的大小也不尽相同。但内容物都是一样的。进口中国市场的还是以扁口的为主,但市场上会有部分圆口产品流通。”同时,爱博信也表示,新的官方版本鉴别方式正在完善,会尽快发给各个代理商。拥有化妆品行业10年从业经历的金小姐(化名)向记者透露,知名品牌对生产商的监管非常严格,完全标准化操作,就连外包装上的字体全都要右对齐这种细节都有严格规范,出现两个生产商生产的产品包装不同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消费者在购买时还是要多留个心眼。
究竟是正品还是假货,同样困扰着网友Vivianne707。今年5月,她和同事在聚美优品上购买了4瓶植村秀泡沫隔离(30g),使用后发现脸上皮肤灼热刺痒,且搓泥现象严重,味道也和正品不一样。此后,聚美优品给出的答复是,他们专门去北京星光天地专柜购买了同款产品做比较,认为有搓泥情况是因为地域不同,城市空气有差别。关于这批货品的进货渠道,聚美优品工作人员向《IT时报》记者透露,是从台湾专柜采购的中样。而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从2006年11月1日开始,包括化妆品在内的86类工业产品必须印有质监局认可的“QS”(即质量安全)标识才能上市销售,俗称的水货将被视为非法产品和不合格产品禁止在国内上市。
乱象四:
一朝牵手,终身联姻?
一朝牵手,终身联姻?这样的一厢情愿,在商业网站上并不鲜见。
去年,兰蔻曾经和聚美优品合作过一次团购,产品是圣诞礼盒套装,时间从11月24日到12月31日。如今,在聚美优品的网站上仍醒目地标注着“兰蔻官方合作伙伴”,点击进去却还是去年那次团购合作的内容,兰蔻睫毛膏、面霜等相关产品也仍在网站销售。
聚美优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11月24日至12月31日在聚美优品上团购的兰蔻产品的确为兰蔻官网提供,但之后均为与经销商合作,“我们保证是正品”。
但事实上,早在今年7月,兰蔻就已经公开声明,品牌在中国授权认可的官方销售渠道仅为:大型百货公司兰蔻专柜、机场兰蔻专柜、丝芙兰(Sephora)兰蔻专柜,兰蔻电子商城(www.lancome.com.cn),以及奢妍美电子商城(www.luxurybeauty.com),其他任何形式的网络销售渠道都是未经认可的。
记者手记
“民间自救”救不了网购化妆品
当网友们放弃鱼目混杂的C2C网站(淘宝为代表),转投更为专业更值得信赖的B2C网站(京东、卓越、当当等为代表),结果却发现美好的梦想并未能照进现实。
首先,从各大化妆品牌来说,他们的态度很暧昧。“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这是他们的标准回答。半岛网站手机登录 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告诉《IT时报》记者,对于未经授权的商业网站,各大化妆品牌均表示不认可其所售本品牌产品。但主动打假的案例并不多见,为数不多的例子是,法国药妆品牌雅漾曾在官方网站上主动发布声明“打假”,“目前所有在中国境内雅漾专柜之外销售的雅漾产品均为假货。”
但化妆品牌网络销售的趋势却是不可阻挡的。薛胜文称,品牌网上销售凭借其价格优势已经对品牌传统销售渠道形成冲击,2008年,化妆品成为互联网上销售收入排名第三的行业,在淘宝上的化妆品销售量已经超过欧莱雅在中国区的整体销量。2009年,网购更是分割掉化妆品销售总额6%至9%的销售份额。但当大型商业网站都无法提供百分百保障的时候,网友们只能通过自救来实现心理安慰。一方面,他们组织了像“暗香会”这样的民间打假团体,专为曝光网上销售的假货化妆品。另一方面,化妆品达人们也在天涯、猫扑等知名论坛上发技术帖,给网友们上课,告诉大家如何鉴定化妆品的真假。“现在,在当当、卓越这些网站上,我只会买一些小的家居用品之类,毕竟化妆品是要用在脸上的,万一出点问题,后果是很严重的。”吴小姐的话代表了大多数网购者的心声。
来源:IT时报
相关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热点区域半岛综合体育安卓版 深度调研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数字内容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食品电商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老年旅游市场深度调研及开发战略研究报告
- ·2014-2018年中国大数据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2014-2018年中国团购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
婚庆产业 整形美容 美容业 减肥行业 中国安防 中国会展 网络广告 广告业 保险业 银行业 租赁 风险投资 典当行业 中国基金 期货市场 电子支付 出版业 报刊文摘 图书出版发行 数字电视 中国传媒 网络教育 动漫产业 文化产业基地 文化产业 影视产业 网络游戏 音像制品 培训行业 网络电视 新媒体 手机游戏
一周热点
- ·网络小说写手成热门行业 大部分人...
- ·互联网金融多事之秋:P2P风险显像...
- ·中国动漫IP崛起 上海国际品牌授权...
- ·微信转账新规:超2万支付手续费 ...
- ·全球社交博彩游戏市场收入规模已...
- ·峰瑞资本林中华:家政服务遇冷 跳...
- ·熟人营销模式受争议 借贷宝CEO 回...
- ·预计2020年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
- ·互联网行业深度调整浪潮汹涌 细分...
免费电子书
- ·韩长安的半岛网页版下载App 情结
- ·王晓春和百年老店同济堂
- ·刘学景:肉鸡大王的铜业大亨梦
- ·孙广信缔造“广汇神话”
- ·陈学利:开创医疗器械新时代
- ·张兰:要做餐饮业LV
- ·资本“猎人”张宏伟
- ·薛靛民和他的阳光焦化集团
- ·高纪凡:太阳能建筑先行者
- ·方金的飞毛腿“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