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大制作舞动老北京
8月12日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国家会议中心地下一层6A展区开展的“老北京动起来”数字多媒体展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之间形成了穿越时空的绝妙合作。其依据的蓝本是已故著名画家王大观的《旧京环顾图》长卷,这部长卷曾被文化艺术界誉称为“当代的《清明上河图》”,而运用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表现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上海世博会上出现的“《清明上河图》动起来”。
据“老北京动起来”的艺术制作总监张清先生介绍,这次制作团队与“《清明上河图》动起来”基本相同,但有不少新的探索。他说,第一次看到王大观的长卷,“包罗万象,太震惊了,比《清明上河图》要长四倍,细看一遍至少半个小时。”作为80后的年轻人,张清和数字团队在画中共选择了380多个故事点,并运用三维技术较好地表现了国画特色的二维形式。为了让精致的画面生动有趣地“活”起来。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每个角色都要用真人的动作做相应的模型,对于不同行业的人及其表现的手艺,也有相关的专家、研究者指导,比如拉面师傅的动作,抽陀螺孩子的兴致等,都力求做到能表现到位、能体现出地道的“京味”。对于各种动物的动作神态,包括马、牛、羊、鸡、鸽子、猫、狗、骆驼、狗熊等,都是动画师一帧一帧地做、一帧一帧地调。为了让画面更有动感和变化,还专门设计了雪景、川流不息的车辆、奔驰的火车、飞动的风筝、鹞鹰捕雀等等。为了给予观众多感官的享受,用数字化多媒体技术还可对应画面匹配各种声音,包括小贩的叫卖声、相间的狗叫声、庙会的唱戏声、孩子的嬉笑声等等,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的感觉会油然而生。据张清讲,做“老北京动起来”,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弯曲屏幕的准确投射、大场面的无缝衔接、人物动态的循环播放等,但在制作方的理解和支持下,在学术界、民俗界、美术界不少专家学者的指导、协商过程中,不仅对王大观先生的原作进行了大胆合理的再创造,达到了预期的艺术表现效果,技术制作团队的综合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运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来表现民族的文化传统,许多效果不仅是王大观先生当年没有想到的,就连今天熟悉数字化生活的年轻人也感到振奋和惊讶。动起来的老北京生活万象靠数字技术赋予了生命力,其影响也将是更为广阔和深远的。
- ·网络小说写手成热门行业 大部分人...
- ·互联网金融多事之秋:P2P风险显像...
- ·中国动漫IP崛起 上海国际品牌授权...
- ·微信转账新规:超2万支付手续费 ...
- ·全球社交博彩游戏市场收入规模已...
- ·峰瑞资本林中华:家政服务遇冷 跳...
- ·熟人营销模式受争议 借贷宝CEO 回...
- ·预计2020年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
- ·互联网行业深度调整浪潮汹涌 细分...
- ·韩长安的半岛网页版下载App 情结
- ·王晓春和百年老店同济堂
- ·刘学景:肉鸡大王的铜业大亨梦
- ·孙广信缔造“广汇神话”
- ·陈学利:开创医疗器械新时代
- ·张兰:要做餐饮业LV
- ·资本“猎人”张宏伟
- ·薛靛民和他的阳光焦化集团
- ·高纪凡:太阳能建筑先行者
- ·方金的飞毛腿“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