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 中国 全球资本

【经济参考报】买方中国扬帆出海“冲浪”全球资本

2010-12-31 中国化工投资网
提示:如果说之前,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打开国门吸收国外资本,和以加工贸易方式融入全球制造中去,那么经过多年的资本“厚积”过程,金融危机恰恰给了中国企业一个“薄发”的突破口,资本输出开始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的又一重要途径。

  如果说之前,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打开国门吸收国外资本,和以加工贸易方式融入全球制造中去,那么经过多年的资本“厚积”过程,金融危机恰恰给了中国企业一个“薄发”的突破口,资本输出开始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的又一重要途径。中国企业正在以海外并购和投资的方式,加紧融入世界的步伐。这个过程也许是始于“抄底”的冲动,但必将回归于理性地打造全球化企业的轨道中去。

  2010年,中国企业延续金融危机以来强劲的海外并购势头,在 矿产、制造业和服务业等诸多领域完成了数百宗高达几百亿美元的跨国并购。持续强劲的资本输出过程,也正反映出从卖方中国到买方中国的转变。2010年,中国企业借助收购海外企业来实现向价值链上游发展的意愿更加凸显。

  中企海外并购额已居全球第二

  根据摩根大通的一项统计,在2010年上半年,中国作为收购方的并购交易额排在美国之后居全球第二位。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徐卫卿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综合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企业实力的增强,国内不少民营公司和国有企业坐拥巨额资金,企业压抑的并购需求在金融危机后得到了释放,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海外并购重组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未来几年必将保持高增长。

  “假如说没有中国,吉利并购沃尔沃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的市场,因为中国的用户,因为中国的力量,因为中国的形象、中国的地位发生了一场巨变……”今年9月,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在一次演讲中说。

  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跨越了2009年和2010年两个年份,这个“蛇吞象”的故事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史上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折射出中国资本厚积薄发的巨变。

  汤森路透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跨境海外并购(中国企业为收购方)占总额11%,比去年同期增长32%,出境并购金额473亿美元;另据Dealogic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企业总计以近500亿美元收购了280家外国企业。根据清科数据中心的统计,2010年前11个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数为55起,并购金额约为216.89亿美元;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已在交易数量和金额上全面超越外资并购,成为跨国并购的主流。

  多家机构的统计数据虽有不同,但都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企业正从以往主要担当资产被收购的角色逐渐变成主要的资产收购方。

  “中国作为传统的主要外资接收国,如今正在成为新兴的对外投资主体。”联合国贸发会议投资和战略规划主任泰斯法楚表示,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投资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而中国无论是作为资本吸收方还是作为资本输出方,都一枝独秀,尤其是中国的对外投资在最近十年来正在以年均约80%增长的速度飞速增长。

   高级研究员黎雪荣也表示,中国作为逐步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经济强国,利用自身的特有优势和历史性机遇,走出去组建国际级的龙头企业,这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关键所在之一,明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仍有望保持高增长态势。

  “即使按照年均30%的增速保守测算,到2015年,中国每年的对外投资就将达到3507亿美元,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对外投资国。”对外经贸大学中国FDI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说。

  “2005年以制造业为主,2006年电子信息产业并购开始崭露头角,2007年金融业并购兴起,而2008年至2009年则为采矿业并购为主。” 高级研究员黎雪荣为《经济参考报》梳理了近几年海外并购的行业路线图。她表示,2010年海外并购仍然是以资源为主,但一个新特点就是,服务外包、汽车、服装、医疗和化工等行业的海外并购开始兴起,第三产业并购比例上升,表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领域更加广泛与多元化。

  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宝钢、中铝等公司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不断在国际市场出手。2010年,这些中国企业在国际采掘业的各种投资活动依然受到瞩目。从2005年初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收购海外矿业资产共成交91桩,总价值达319亿美元。

  中国国内的制造业企业也开始越来越密集地“走出去”,而且它们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并日益引起国际关注。吉利以18亿美元完成对瑞典沃尔沃的收购是2010年中国制造业海外投资最具有标志意义的案例。此外,三一集团即将成为中国首家在德国投产的工程公司,预示着中国快速发展的工业企业也对欧洲工程市场发起了攻击。除了制造业外,包括金融、码头、电信等行业在内的中国服务业海外投资也十分活跃。

  从投资主体来看,中央企业继续保持主导地位,民营企业的境外投资增势强劲。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各类成分的有竞争实力的企业正逐步在国际并购领域崭露头角,呈现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在体制上的多元化趋势。

  “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标志,中国企业‘走出去’方式正从过去的买资源、买产品,转变为买知识产权。”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表示。过去一年的收购案例显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形式从原来仅仅是参股,到逐渐参股与收购并举,这说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逐渐深化,中国企业不仅仅获得资源、获得产品,还要参与企业决策。

  成功率不及50%并购风险须警惕

  虽然成绩不菲,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也绝非一帆风顺。据德勤2010并购报告统计,超过50%的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未取得成功,无法达到增值的底线,充分表明海外并购交易非常复杂,而且具有难度。

  11月初,距离8月2日吉利与福特完成交割、把沃尔沃正式收入旗下刚过3个月。吉利-沃尔沃董事长李书福首次在公开场合表明自己与沃尔沃管理层之间存在分歧。

  “由于我是中国人,对中国消费习惯了解比较多,现在国内很多车越造越大,沃尔沃在中国或许也可以造大一点。”李书福说,但沃尔沃高层的意见恰恰相反,即主张小型、节能、环保。而在沃尔沃的品牌定位上,双方存在分歧也逐渐显现。

  “以前我们认为,将欧美的汽车技术和中国巨大市场潜力、低廉的制造成本结合起来,一定可以取得成功,但是事情好像不是那么简单。”一位地方政府官员说。

  企业之间的融合是跨国并购的风险之一。“根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30%来自于并购战略失误及并购目标企业的情报调查疏忽,17%为并购具体策略不当,而53%则是整合风险。” 高级研究员黎雪荣表示。

  美国昆毅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康宁丹(DanielP.Cunningham)提示说,企业海外并购中经常被忽视的重要一点是并购之后的整合过程,而这往往是影响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到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有时候文化的差异会对并购整合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徐卫卿也指出,跨国并购涉及将不同管理水平、资产状况乃至企业文化融合在一起,而中国企业管理者国际管理经验不足,往往引发并购完成后不能很好地对并购对象进行整合。

  黎雪荣建议,作为海外并购的企业选择并购前,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熟悉国外法律环境,制定周密而可行的海外并购计划。企业在并购时一定要量力而行,保证海外并购活动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一致,被并购企业与母公司能力相匹配并能优势互补。其次,并购完成后,需要关注收购企业与被收购企业的文化差异,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详细整合计划,加强整合力度。此外,还要加强内部人才培养,适时引进一批拥有国际化管理背景的人才。

  “(超过50%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未成功)这样的数字并不让人感到惊讶。”美国昆毅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漫克(MichaelK.Young)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上世纪80年代,美国在亚洲投资的失败率也很高的。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去海外投资的企业,都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有些公司不愿意获得独立的法律咨询,这样就很难绕开障碍。他建议想要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公司应该尝试并适应寻找法律相关服务。由于美国法律中的争端解决领域与中国非常不同,中国企业应该逐渐学会使用美国的法律系统维权。

  此外,国际投资保护主义也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出海”难以回避的巨大障碍。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UNCTA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日前共同发布《二十国集团投资政策报告》显示,限制性措施在总的投资政策中的比例,近年来显著提高。从2000年到2009年,限制性措施在所有投资政策中所占比重从2%增加到了30%,投资自由化和投资促进的措施相应地从98%减少到70%。2005年中海油收购加州Unoca和中铝增持力拓股权的失败就是典型的例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金杰认为,正是由于中国企业太缺乏对外投资及跨国经营的经验,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便迅速形成角色转换,从仅限于小规模的制造业投资,转变成进行动辄多达十几上百亿美元的大宗资源股权的收购,这种转变无论我们有多么强的风险意识都是难于全面防范的,因为风险总是防不胜防。

  向价值链上游发展提升海外竞争力

  如果说2009年中国资本掀起的海外并购热潮,是源于金融危机之后“抄底”的冲动,那么2010年,中国企业希望通过收购海外企业,来提升自己在价值链中地位的意愿更加凸显。

  中国企业在今年延续金融危机以来强劲的海外并购势头,在 矿产、制造业和服务业等诸多领域完成了数百宗高达几百亿美元的跨国并购,反映出在中国经济转型阶段对国际资源、技术、品牌、管理经验的巨大需求。

  海外并购交易上升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经济蓝皮书》预计,今年中国将维持约10%的高速增长态势、全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7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首次超日,居世界次席。而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企业越来越受到自身模式的限制,最终驱使他们到海外去寻找更具成本效益的生产中心,抑或是足以支撑下一轮发展周期的技术。

  以汽车行业为例,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汽车业走了一条“以市场换技术”的道路,在市场被外国汽车品牌瓜分殆尽的同时,合资的国内汽车企业却普遍饱受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批评。汽车零部件产业相当分散,约20000家制造商,但先进的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零部件技术仍掌握在博世、电装、德尔福等汽车巨头及相关零部件供应商手中。金融危机发生后,越来越多希望掌握发动机、刹车和传动装置等关键技术的中国汽车企业开始聘用投资银行、管理顾问和律师事务所开展并购。

  12月6日,北京太平洋世纪出资超4.5亿美元购得通用旗下拥有超过104年的悠久历史和1000多项专利的转向系统子公司耐世特,这也是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最大的一笔收购。《华尔街日报》称这起交易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大大缩小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技术差距,这也是京西重工2009年1亿美元收购德尔福全球汽车悬架和制动器业务的延续。吉利汽车在收购沃尔沃之前也斥资4000万美元,收购福特旗下的澳洲变速箱制造商DSI。近期又传出北汽、华晨、江淮等中国汽车企业竞购意大利著名汽车设计公司平尼法瑞那的消息。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表示,这表明中国车企正在往产业链的上游移动。他认为,中国车企还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到拓展实验、鉴定等领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陈小洪指出,中国企业已经进入到海外投资和收购的阶段。陈小洪认为,从宏观来说,各国海外投资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国家很穷,外国人不来投资,而该国也不可能出去投资;第二个阶段是作为成长中的市场,会吸引一定的国外投资,但因实力问题,对外投资仍有限;第三个阶段是国外投资和对外投资同步发展;第四阶段则是投资流入越来越少,而对外投资越来越多,最终成为以对外投资为主的国家。

  “中国已经进入对外直接投资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二者之间的规模逐渐达到1∶1的水平或者相对平衡的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日前发布的2011年《世界经济黄皮书》指出。

  “中国公司仍然处在创建全球企业的最初阶段”,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则认为,尽管最近几年中国最大的一些公司迅速增加了对海外资产的收购,但中国的对外投资的总金额还明显不足。同时,中国在欧美等高收入国家的投资总额不到中国所吸收的外资总额的5%。此外,虽然中国企业在经历了前几年并购的成功与失败之后,并购经验有所提高,但事实上,中外跨国公司总体实力还存在巨大差距,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海外资产总和为134.87亿美元,仅相当于英荷壳牌公司海外资产规模的6.85%。

  在诺兰看来,中国下一个五年计划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有效地提升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竞争力,使之能够真正地“深入”西方高收入国家。

  展望未来,业界人士均对中国海外并购交易的增长保持乐观,认为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变得日益重要,中国的企业投资者纷纷寻求扩大海外市场份额的机会,因此中国的海外并购交易也将更加频繁。通过收购获得品牌和先进技术也是中国海外并购的主要动力。

  在全球资本的浪潮中,中国企业正在以海外并购的方式,加紧融入世界的步伐。这个过程也许是始于“抄底”的冲动,但必将回归于理性地打造全球化企业的轨道中去。

  相关链接

  2010年中国公司海外并购主要案例

  2月4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9.56亿美元收购英国ApaxPartnersLLP2.3%股权。

  3月4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4.53亿美元收购泰国ACL银行公众有限公司80.74%股权。

  3月14日,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以31亿美元收购阿根廷BridasCorporation50%股权。

  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

  4月12日,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以46.5亿美元收购美国康菲石油公司拥有的SyncrudeCanadaLtd9.03%股权。

  4月18日,洪桥集团有限公司以3.9亿美元收购巴西SulAmericanadeMetaisS.A。

  5月13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7.99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畔西 信托公司(位于艾伯塔省德油砂资产)45%股权。

  5月13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4.25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畔西 信托公司5.24%股权。

  5月18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以17.21亿美元收购巴西PlenaTransmissorasSA旗下7家巴西输电公司。

  7月13日,山东钢铁以15亿美元收购英国非洲矿业公司股份。

  8月23日,中国石油与英荷皇家壳牌集团以31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的ArrowEnergy股份。

  10月7日,中金岭南(000060,股吧)以1.84亿加元收购加拿大GlobeStar股份。

  10月8日,中国石化以71.09亿美元收购西班牙雷普索尔40%股份。

  12月6日,北京太平洋世纪汽车有限公司以4.2亿美元,收购美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耐世特Nexteer100%股份。

  12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以31亿巴西雷亚尔(约合17亿美元)收购ElecnorSA等七家巴西输电公司股权。

  原文发布地址:http://news.hexun.com/2010-12-31/126517317.html(经济参考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