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经新闻】石油委叫停玉米制汽油 疑为保持行业垄断地位
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简称“石油委”)近日上书国家发改委,呼吁应该立即叫停国内的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中商石油委之所以提交上述建言,是因为“汽油与百姓争粮”,导致国内今年上半年首次出现玉米净进口状况,并推动了玉米价格的上涨。
来自石油委的建言
石油委称,国内部分乙醇加工厂为了享受每吨1880元的国家补贴及免税政策,存在大量抢购新上市的玉米制备车用汽油的状况。我国目前仍有1000万吨乙醇汽油制造产能,按每3吨玉米制1吨乙醇汽油的行业生产水平计算,每年需要3000万吨的玉米原料。玉米制油使得养殖业所需要的饲料玉米严重短缺,且价格大幅度上涨。
“玉米制乙醇汽油被叫停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乙醇生产一度是以小麦(资讯,行情)、玉米等粮食作物为原料,但是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上涨,用粮食生产乙醇不断受到质疑。” 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据了解,当初国家发展乙醇汽油项目,主要是为了解决陈化粮问题,用陈化粮来生产乙醇,掺混于汽油当中。为鼓励乙醇燃料生产,国家出台了相应的补贴优惠政策。但到了2004年底,国内囤积严重的陈化粮基本被乙醇生产厂家消化完毕,燃料乙醇的生产很大一部分转向了使用玉米、小麦等新粮。
不过,周修杰分析,玉米乙醇项目确实加剧了国内玉米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紧张状况,但这并非是我国进口玉米的唯一因素。目前,我国进口的玉米主要是用作加工饲料,进口玉米激增与国内的玉米实际产量下降关系紧密。去年国内玉米产量大幅减少,特别是东北产区因为干旱原因,玉米减产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从而造成了我国市场上玉米供应偏紧的现状。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除了国内玉米受灾减产外,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偏低,国内玉米价格较高不具有成本优势,也是导致进口量激增的原因。而国内玉米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国内供应减少和游资炒作。
来自坊间的质疑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以木薯、麦秸、稻秆等为原料的生产技术不是很成熟,以玉米为燃料仍是主流。如果没有国家的补贴政策,绝大多数玉米制乙醇企业也将处于亏损状态,补贴政策是燃料乙醇企业获利的主要来源。
石油委会长赵友山也向媒体证实了玉米制乙醇汽油的成本很高,据他测算,甚至在每吨万元以上。对此,有人就提出质疑,在没有几分利润的项目怎么会有人“盲目跟风”?
针对这起风波,外界对代表民营石油行业利益的石油委呼吁叫停玉米乙醇项目表示疑惑。有评论者指出,稍微有理智者都能看明白其背后的“司马昭之心”。
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苏振华看来,“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他认为,叫停了这个项目之后,石油企业就会继续保持石油供应的垄断地位,则是显见的事实,并不是他们所宣称的为了维护养殖业的利益。
据周修杰计算,玉米制乙醇汽油的产量相对于国内汽油需求而言,并非是石油委宣称的“微不足道”。根据我国车用乙醇汽油相关标准,是在汽油中加入10%比例的燃油乙醇调配而成。国家批准的燃料乙醇企业生产的乙醇就可配制乙醇汽油1440万吨。2009年我国汽油表观消费量为6704.9万吨,如果144万吨乙醇全部用于配制乙醇汽油,那么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乙醇汽油占我国汽油总消费量的比例可达21.5%。
这些乙醇汽油,按照规定由定点地区的中石油、中石化(600028,股吧)负责消纳,必然会对1440万吨普通汽油的销售、储存造成影响,甚至最终影响到汽油产能。这无疑会给处于石油下游领域且在夹缝中求生的民营油企带来更多的压力。
原文发布地址:http://news.hexun.com/2010-08-27/124733439.html(中国产经新闻)
- ·中国非常规油气行业“十三五”发展趋势与 研究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燃料油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燃料油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5-2019年中国油田服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10-2015年中国燃料油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10-2015年中国天然气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中下卷)
- ·2010-2015年中国炼油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2010-2015年中国润滑油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 ·2010-2015年中国燃气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四卷)
- ·2010-2015年中国天然气终端销售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