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 钢铁 企业

国内钢铁企业的自我拯救

2007-11-27 中国化工投资网

  中国的钢企看惯了“脸色”:钢材定价要看政府的脸色;铁矿石价格谈判要看政府的脸色;海外购买矿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帮助安排好了“先来后到”。现在,中国钢企终于要自己走到事件的风口浪尖,与必和必拓去竞价,购买世界矿业的另一个巨无霸。

  其实,央企海外收购,从中石油、中海油开始,败多胜少。中国企业背后的政府背景,一直让国际卖家们心存疑虑。

  即便顺利取得竞标资格,“蛇吞象”之后的苦果,也足以让企业望而却步。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TCL一举收购汤姆逊公司以及阿尔卡特手机,当年那些胃口很好的“蛇”们,如今都在断臂止血。

  现在,轮到中国的钢铁企业们站出来了。

  收购力拓,中国钢厂与必和必拓的竞价最终可能达到数千亿美元,也可能将掏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口袋,中国买家们也将付出高额代价。

  钢铁行业早有类似的先例。

  2006年,钢铁巨头米塔尔计划收购阿塞洛之初,双方几经要价,都未能达成共识,正在这时,在普京的授意下,俄罗斯两大钢铁公司欲组成新公司,参与竞标阿塞洛。由于普京这一政治大“后台”的出现,阿塞洛对米塔尔的“困意全无”,火速与米塔尔合并。

  时隔两年,类似的买卖三方出现在钢铁行业的上游链条。政府站在买家的后台,向拥有澳大利亚矿山的英国企业力拓抛出绣球。

  中国买家非常勉强地拼凑着“银子”,从大局上看,收购是正确的,从细节上看,谁都不知道这个拥有更先进矿山开采技术和更多资源的力拓该如何管理。

  力拓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矿山、错综复杂的与日本和美国企业的投资关系,以及肤色各异的员工和各种安全技术,都让中国企业来不及学习。

  其实,对于中国买家而言,买不到力拓,即便是站出来“搅局”也好,至少今后往来多次的叫价,不会让必和必拓以较低的价格轻而易举地完成铁矿石的“垄断大业”。

  当必和必拓以高昂地代价完成竞购的时候,可能也是中国买家的另一种形式的胜利。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
Baidu
map